宴会结束,众人都留意着彭夫人有没有和何夫人打招呼,是一个嬷嬷送赵夫人和何夫人出去,没有什么特殊。
赵夫人先送莫晨曦回何家,她回到家马上去了婆婆屋里。
赵夫人有三个儿子,长子已经成亲,次子刚过十六岁,原本想着今年下场中个童生或者秀才再定亲事。
读书人家的男孩通常定亲比较晚,都是想院试过后能订门好亲,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连童生都考不上的?
可是偏偏她儿子就是连童生都没考上。
以前丈夫说过次子资质不行,赵夫人总是不信,对儿子抱有希望,这次不仅没考上,成绩靠后。
丈夫说,恐怕我们赵家要出一个白发童生了。
赵夫人这才急了,莫晨曦的长子秀才没中,好歹中了童生。
她和婆婆商量给儿子娶何家长女。
要是以前赵夫人看上何家,想娶的儿媳娘家门第高一些的,现在看不成了。
现在看何家还凑合,主要是熟悉,娶媳妇不是嫁女儿,如果是女儿,坚决不考虑何家。
所以这一次,她也愿意带莫晨曦去赴宴,看看她会不会带长女一起去,如果带女儿同去,赵家也就歇了这个心思,人家想指望女儿高嫁。
赵老夫人听儿媳说了宴会上莫氏的表现有点意外,之前接触过的莫氏没那么沉稳,反而她的长女小小年纪,大大方方。
想起儿媳总是替莫氏说话,说她这几年身子不好,女科方面小日子动不动几个月不来,说何家老夫人不是个明白人,一大家子靠着莫氏。
赵老夫人喜欢女人能干,同情莫氏也佩服她,儿媳也是如此,说不喜妇人柔柔弱弱,一味地贤惠,看着憋气。
赵夫人说道:“姜夫人一开始想过来笑话何夫人,看到何夫人头上戴的一个金钗,她走了。我看不上姜夫人那副做派,有本事当面吵一架打一架,背后说人坏话,嘀嘀咕咕。”
彭老夫人问了问什么样的金钗,说道:“备不住是她父亲以前进宫贵人们赏的,姜夫人也许后面想明白了,才敢对莫氏指指点点。”
京城朝廷为官的人很多,能见到后宫贵人的人很少,皇上要是赏哪个大臣,不会送首饰之类的。
莫典署经常被御膳房的人叫过去,想要打听的人都知道。
赵夫人婆媳想和何家结亲,肯定要把最近何家的事儿打听清楚,以为何莫氏是被何家老夫人气病,联想到后面莫家夫妻搬到京城来住,何员外郎又送母亲回老家,说明莫家夫妻给女儿撑腰来了。
只有何家不拿莫家当回事,赵家和莫元季不熟悉,遇见了要客客气气,不像何家老夫人自己身份不够,还瞧不起莫家。
第48章 长得好看有什么用?
赵家婆媳想和何家结亲肯定要问过儿子。
彭郎中说何员外郎这个人有点迂腐,人品还过得去,再往上升很难。
彭家是娶儿媳,不是嫁女儿,也是因为儿子科举没希望才想到了何家。
彭夫人见婆婆同意,又说道:“我看何家恐怕给不了女儿多少陪嫁,何夫人以前说过,她的陪嫁不会留给长女,因为孩子都还小,没娶的没娶,嫁人的没嫁,还指望这个铺子多挣点钱。”
彭老夫人说道:“我们彭家是指望儿媳的陪嫁的人家吗?要是那样,何不找个商家女做儿媳。”
赵夫人松口气,何家这样的情况,长女出嫁,除非是莫家补贴嫁妆,不然莫氏好像拿不出来。
因为熟悉,知道何家是个空壳子。
今天看得出莫氏参加宴会的衣服都是成衣店买的现买的。
赵夫人好奇,莫氏怎么卖了陪嫁铺子?
毕竟不是亲姐妹,不好直接问,免得让人家难堪。
莫晨曦回到家里,把头钗取下来放好,亲自送回莫家。
顺便说了去彭家的事,说了彭老夫人提起父亲给彭大人送过干菜。
莫老太太笑道:“你爹就爱给人送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