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是太后、太妃,年龄并不老,王太后三十二岁,姜太妃二十八。

先皇去世时太子才八岁,皇后年纪轻轻升级为太后,并把持朝政。

莫元季对他和梁太监的这一层关系,给自己的儿子都没说,莫晨曦就更不知道了。

她只知道铺子里出了这么一档事,后面无声无息是父亲摆平了,父亲有这个能力,她就更有信心开酒楼,甚至给父亲说过的说的做酒。

第24章 蒋老夫人的谋划

该过年了,各家各户都要忙,莫晨曦准备节礼,蒋老夫人提了下让老三何文梁陪她去蒋家送节礼。

她念叨着闺女出嫁有了儿媳年初二都是在何家过,趁着这次机会回趟娘家,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回娘家。

莫晨曦以为婆婆想让她补贴蒋家,听到也不接话。

何家人都是这么认为,何文彦给三弟说,母亲身上那不多的私房钱,爱给谁给谁。

腊月二十何文梁送母亲回了舅舅家。

蒋家在离京城不远的平丘县,五六十里地,比莫家近,一天来回时间够。

蒋老夫人见了兄弟,给兄弟使眼色,蒋老舅爷让儿子带外甥出去逛逛,买些回礼。

蒋舅老爷等外甥走后问道:“又发生何事?大外甥媳妇还没回来?大过年的她身为长媳不回来做过年的准备?”

蒋老夫人把最近的事说了,包括儿媳铺子卖了的事,没说女儿去铺子闹事的事情。

“莫氏在娘家住了一段时间,跟变了个人似的,没准就是她娘家教唆的,家里去掉了一半的下人,现在算着银子花钱,这把我憋屈的。”

蒋老夫人边说边捶自己胸口,蒋老舅娘赶紧给她端杯茶。

“以后大姐岂不是要看儿媳脸色过日子?”

蒋老夫人喝了口茶,把茶杯往桌上使劲一放,“她想得美?我这次来就是想让你们打听打听,给文彦找个二房。”

她说了听来的,哪家给儿子找了商家女当二房,那穿金戴银的,家里三辆马车五个轿子,别提多气派了。

蒋老舅爷和老妻互相看一眼,眼里是欢喜。

刚还惋惜莫氏的铺子卖了,以后胭脂水粉要花钱买了。

听大姐说的主意,蒋老舅爷夫妻俩那个欢喜,大姐日子好过了,他们也跟着沾光。

更何况要是他们找的人选,以后不仅能沾何家的光,那商家不得给他们孝敬呀。

“大姐放心,我会好好物色,平丘县不少做生意的,在京城也有做买卖的,只可惜大姐说晚了点儿,要是说早点,这个年头不就过得宽裕了吗?”

蒋老夫人恨恨说道:“我看在莫氏她娘家当初也帮过文彦,我是一个念恩情的人,但她莫氏不能仗着这点恩情,就不把婆婆放在眼里。也是我心善,要是换了别人,早就给儿子纳个二房,她没本事管家那就吃斋念佛,腾位置给别人!”

蒋老舅娘附和道:“可不是吗?她莫氏身在福中不知福,摊了大姐这样的婆婆,才容了她这么多年。上次我们去大姐家,说她病了不见客,也没说给我们备一些礼,还进士的女儿呢,不如我们秀才家的小娘子懂人情世故。

“这也是大姐脾气好,心善,要是换了我,天天让她立规矩,先板一板她的性子,让她知道媳妇是怎么当的。”

蒋老舅爷火上浇油,“不是看在她给大外甥生了两个儿子,就应该休妻!大外甥现在五品官了,要是再找,哪家不比莫家强?”

蒋老夫人见兄弟站在她这一边,更加觉得自己的主意好,后悔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办法。

“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先别吐露风声,也别太着急,人选可得好好选,要那几代经营买卖的,家大业大。人还要能干厉害,最好能给几个铺子,内宅呢,也要顶得起来,身子也要好,最起码能多生几个孩子,这样以后莫氏也有也没什么话好讲。”

蒋老舅爷夫妻一起和声道:“大姐想得周到,趁过年商家做买卖的都回来,我也好好物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