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莫氏要卖铺子,她又怪儿媳,“铺子生意这么好,卖铺子干什么?她咋不知道问她爹先借,回头有了再还。你可是莫家女婿,你好了,莫家不是跟着沾光?莫氏还是自私,没把我何家放在心上。”
何文彦如今可是见识了母亲竟然如此的不讲道理,以前三弟说过母亲的不是他还训斥三弟,母亲养大我们不容易,我们就顺着他又如何。
他耐着性子解释,“我借印子钱的事情,是我给静宜她娘说谁也不要告诉,朝廷有规定官员去借印子钱,立刻革职。”
蒋老夫人还在辩解:“你是莫家女婿,他能往外说吗?还是没把你当数,只想着沾光,有事就躲着。”
何文彦压着火说道:“就算我岳父不会说出去,但我借印子钱在我岳父面前就有脸了?莫氏生病回娘家调养身子,是我何家的媳妇,娘管家怎么没说给莫家送点礼过去?娘没考虑我在岳家的脸面?我舅家小娃过个生辰,娘就催着莫氏派人送礼,说不能让我们哥几个在舅家丢了脸面。在母亲心里,儿子在岳家丢的脸就不是脸?”
蒋老夫人别过脸不吱声,儿子想得对,要是莫家知道了,她也没脸,以后在莫家亲家面前矮一头,反正是儿媳偷着卖陪嫁铺子,她还是在莫家面前高高在上的诰命夫人。
瞬间理解了儿子为何偷摸让孙女回去给她娘说而不是问莫家借银子。
还是儿子想的长远。
想明白了的蒋老夫人在听儿子说家里要裁员,也就同意了,只是说道:“我院里的人不能动,娘老了,多几个人伺候,也是你们当儿子的孝顺。”
何文彦看着桌子上的炒黄豆,母亲才五十多岁,吃黄豆嘎嘣嘎嘣脆,比他牙还好。
他说道:“娘身边留四个丫鬟,两个婆子就可以了,其他的母亲要是想留月钱自己付,难不成还让我去借印子钱?”
蒋老夫人说道:“这该大过年的卖下人让别人怎么想?”
“静宜她娘说了不卖,愿意留下来的,让她们先去庄子里。”
“去庄子不用给月钱了?”
“静宜他娘已经安排好了,今年先这么地,明年过了年,在庄子里养猪养鸡,咱家人吃之外,还可以拿出去卖。总不能闲养着他们在庄子里吧。”
蒋老夫人又算以后给兄弟给不了太多银子,那每年给几头猪给些鸡,也行。
同意了儿子说的。
第17章 这样的日子过得不痛快
莫晨曦原本想把府里的闲人给卖了,后面想一想,在年跟前卖人确实不好。
何家有个庄子不大,可以让这些人去庄子里养猪养鸡,将来可以卖给“开酒楼”的人。
她知道一个点心铺子不能让她过上躺平的日子。
她让廖妈妈给大房二房传了话,主子跟前留四个丫鬟两个婆子,姨娘是两丫鬟一个婆子,少爷两个小厮,小姐八岁以上的两个丫鬟一个婆子。
何家三兄弟因为在外有事做,还是两个长随,让他们两房自己安排人,把裁掉的人员名单交给她。
而她这边,廖妈妈一家是原身出嫁从莫家带来的,她让廖妈妈夫妻去庄子,一是给其他人看,她和大家一视同仁,她的陪房妈妈一样去了庄子。
二是庄子那块也要有负责人,交给廖妈妈夫妻。
廖妈妈一女二子,长子廖达安一直伺候何汕洛,这两年何汕洛住在东林书院,廖达安又跟着他父亲后面当个帮手,跑一跑何家对外面的采买。
廖妈妈的长女廖秋燕十岁开始伺候何静宜,今年十六岁,也是预备以后当何静宜的陪房,未婚夫已经选好,是何家的下人,年底成亲。
莫晨曦首先给她院子里的要被打发到庄子上去的人画大饼:
“最近你们也知道我病了这一场,歇了这么几个月,确实无力打理内宅,可是我是长房长媳,只要没倒下,我就得坚持。大家先跟着廖妈妈去庄子,如果你们实在不愿,有另外的打算,也可以私下找一下廖妈妈。”
她思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