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也劝道:“别可了嫂子,丹青姐自有她的考量,再说了,李木嫁进咱们家,还不是任咱们拿捏。”

陈婉宁有些恍惚,“是这样吗?”

白芷和李丹青一左一右的挽着陈婉宁,白芷压低声音说道:“嫂子放心,之前黑衣人那些药里有软筋散,回头给丹青姐点,量李木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李丹青也安慰道:“对啊,小姐,李木是入赘,要住到我们家来。他一个月才休沐两天,还要让他出去给我们办事,一年也回不来几天。”

李丹青又把招赘婿的考量和陈婉宁说了说。他们现在生活在村里,李丹青的身份迟早会招来风言风语,有了李木这个赘婿,会堵住不少长舌妇的嘴。

而且招了赘婿不仅能立女户,子女也是跟女方姓,即使将来休夫,男方也带不走孩子……

白芷在一边听的认真,冷不丁来了句:“这么好的吗?听的我都想招赘婿了。”

李丹青:……

陈婉宁:……

陈婉宁难得嗔了白芷一句,“弟妹莫要说笑,让人听见了不好。”

白芷做了一个把嘴闭上的动作,三人一起上了骡车。

秉承着来都来了的传统美德,白芷要去城门那的大集转一圈。

“那就去看看吧,下个月成亲,我也要买些东西。”

李丹青轻飘飘的一句话,又让陈婉宁陷入纠结。青儿成亲是该准备一下,可是……

“就是一起吃个饭而已,对村里人就说我们早就成亲了。”

“好……”

白芷对这个大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大集是最能体现出当地饮食文化的地方,也是最快了解到当地收入水平的地方。

白芷他们到的时候,正是大集人最多的时候,街道两边全都摆满了小摊。其中卖小吃和风干肉类最多。

比如风干野兔,风干野鸡,风干鱼,还有一些腊肉什么的。

小吃也大多是包子,油饼、馄饨、面条什么的。

白芷早就饿了,拉着陈婉宁和李丹青买了三个油饼,然后一起去吃馄饨。

油饼就是普通油饼,不难吃也说不上好吃,但这馄饨实在有点一般,感觉馅很柴,没放什么油水。汤也调的一般,白芷有些嫌弃。

陈婉宁放下六文钱,三人一继续逛。

白芷又看到了一种类似驴打滚的东西,不过里面没有豆沙馅,白芷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粘米糕,小姑娘要来点吗?”

“小哥给我来两斤吧。”

“好嘞,”

小哥利落的给白芷切了两斤,全都切成小块,又滚了些白色的,应该是糖分的东西。

白芷付了钱,迫不及待的的咬了一口。

“唔……好次,”就是有点粘牙。

这粘米糕没有驴打滚那么细腻,但也糯糯甜甜的,很好吃。

“嫂子,你们也尝尝。”

李丹青和陈婉宁用手捏了一块放进嘴里。

确实好吃,就是太粘,太噎了,等回去就着茶水吃正好。

白芷把粘米糕包好,继续往前走。

大集上还真有几家卖布的,也有细棉布,陈婉宁摸了两下,觉得不比布庄里的差。

“这匹红布多少钱?”

卖布的是个大娘,笑呵呵回道:“这匹是细棉布,四百文一匹,做衣服,做被子都好看。”

大娘伸手比划了一下,“这边这几匹细棉布都是四百文。”

比布庄要便宜个十来文。

陈婉宁又看到了一匹桃红色的细棉布,“青儿你看看。”

李丹青也摸了摸,确实还可以,颜色也好看,

“都挺好的。”

陈婉宁最后挑了三匹布,一匹桃红,一匹青蓝,一匹淡粉,还要了一丈红色的细棉布,正好给李丹青做个新床单。

最后花了一两二钱零六十文,便宜了四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