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其中也是不少辛酸泪,但真要讲了,他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头,于是半天过去也只是笑笑,转着手里的杯子问她:“师姐想听什么?”
“嗯......”周到想了想,“你跳槽的心路历程。”
他本科学的是工科,研究生时跨考市场营销,这种有着工科背景的商科人才很是吃香。
于是一毕业,就去了美国一家光电公司,做技术营销岗位,两年后以此为跳板跳槽去了瑞闻。
“想挑战一下自己,人生就这么几年,不妨试试看能爬到什么位置。”讲到最后,他简单总结:“反正瑞闻待遇更好,工作的内容也更喜欢。”
服务员开始上菜,他们完全是盲点的,周到随意选了两道,谈景和选了道辣椒炒肉。
味道不错,份量意外地很足,三个盘子一个比一个大,谈景和笑问:“能吃完吗?”
周到答:“吃不完打包吧。”
“你这次回来要结婚了吧?”
她原本抱着不能让话题断掉的想法,没想到问出口,谈景和却放下了筷子:“我们一年前就分手了。”
“啊......”他不是一个会在朋友圈高调秀恩爱的人,所以也只是在一起时发过一条朋友圈,对方是个漂亮的中国女孩,笑起来有浅浅的梨涡,是他工作时认识的,那时女孩还在读书。
当时周到还给他点了赞,并不知道时过境迁,原来已经分手这么久了。
谈景和露出个宽慰的笑:“没事,双方都觉得不合适,和平分手。”
周到配合地点点头:“分分合合很正常,再找就是了。”
她一一问他都跟谁见过了面,大家近况如何,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发生。
最后才想起来问他:“你住哪个酒店?”
“哦。”谈景和也跟才想起来似的,“我姑姑几年前搬到蓉城了,我这段时间住她家。”
下一句话他没什么特别的语气:“也算是我的家吧。”
周到了然地点点头。
她记得读研时有次聊天,他向她提起过他家里的情况。
父母离异,又都重新组建了家庭,他无处可去,从小跟着姑姑生活。
待他好不好周到不得而知,只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想必不会多自在。
她适时转个话题:“蓉城确实宜居。”
“嗯。”谈景和道,“环境不错,物价也不那么高,我小时候姑姑就想来了。”
“住哪个区呀?”
他报了个地名,下一瞬周到咬到颗花椒,麻得她舌头半天没知觉。
期间脑子却转得快了起来。
那不就在这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到。
她想起他那句堵车,所以其实是让她宽心的借口而已。
一顿饭吃完,菜果然剩了一半。
说好了周到付款,谈景和也不客气,只说:“那下次我来。”
周到叫来服务员,真就让她帮忙打了个包。
她伸手扶着打包盒,避免菜荡出来,毛衣衣袖下露出一截纤细手臂。
这个动作让谈景和想到件往事。
那时他研一刚入学,师门聚会上,一张大圆桌,周到恰巧坐他旁边。
饭局结束,导师早就溜了,只剩他们一群学生谈天说笑。
但就算是如此,跟一屋子师兄师姐待在一起他也觉得拘束,有笑点了配合大家笑笑,只有周到偶尔会主动转过头向他挑起话头。
可是在他眼里,她毕竟是师姐,也觉得莫名紧张,感觉她下一秒就要问他前几天发的论文看了没有。
他只有在和同一级或者低一级的同学交流的时候,才会有放松的感受。
聊天到一半,周到突然指了指中间的一盘炒得酥脆的花生米,说:“我想打包这个回去和室友下酒。”
“可以啊。”大家回答她。
于是她按着打包盒,有人从圆桌另一边过来,七手八脚帮她端起盘子倒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