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她起身去冰箱里拿出一份凉拌小龙虾,放到周到手边,大方道:“请你吃,感谢老师。”

周到看这还没动过,试探性地问:“这不会是你男朋友刚给你拿过来的吧?”

沈桐年打了个响指,毫不避讳:“聪明。”

周到摆摆手:“那我就不吃了,人家专门给你买的。”

沈桐年正要劝她尝尝,周到换一个目标:“你还有线什么的吗,我也想织条围巾。”

“原来你看中了这个。”沈桐年了然,起身回卧室给她拿。

她当时看中了两套,觉得都很喜欢,索性都下单了。

她拿出来还没开封的线和工具,问:“咖啡色的,你介意吗?”

周到当然摇摇头,欣然接过:“好看。”

外面的世界酷暑难耐,室内冷风开得十足,两个人头挨着头,共看同一个平板,认真织了一晚上围巾。

“你准备给谁织?”沈桐年觉得太安静,问。

周到把线绕在棒针上,犹豫两秒,懒得再想:“要是织出来很难看的话,就给张辰宿吧。”

“那要好看呢?”

“......算了,也给他吧。”

沈桐年发出一声笑:“你喜欢他?”

周到抬头正好看见她眼睛弯弯的月牙,连忙解释:“不喜欢,我们就是好朋友而已。”

她发出“哦”的一声,手上动作没停:“那就是他喜欢你?”

周到哭笑不得:“也肯定肯定不喜欢。”

原谅她此刻找不出更适合的形容词,但她真心觉得,比起喜欢她,这个饭桶恐怕更喜欢她爸。

第8章 催化剂

沈桐年问周到这围巾织给谁时,她第一反应是给朋友。

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她在蓉城的朋友是真的少。

九岁就搬离了这座城市,她的朋友散落在各地,江南那边有她的大学同学,在北京有她读研时认识的几个师兄师姐,在港城待了五年,好友更是遍布。

只有蓉城,一草一木似乎都没变,只是人都成了生面孔。

外面的车灯照亮窗帘,一闪而逝,她睡前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琢磨来琢磨去,想着想着就想到张辰宿。

之前她问过张辰宿毕业后为什么要留在四川,他怎么说的来着?

她问的时候是随口问的,听的时候也没注意,现在一点不记得。

第二天她又去了梧桐路拐角的酒吧。

门口的招牌上写着“Suyan”,因为老板名叫陈溯言,但为了顺口,大家都叫它“素颜”酒吧。

它坐落在这条街的街尾,掩映在棵棵梧桐树下,静谧端庄,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

说是酒吧,其实更像是酒馆,里面别有一番洞天。

米色展柜结合深色桌椅,复古式装修风格,头顶上是成簇的线性吊灯,几幅壁画增添岁月感,墙边设有两排长长的饮料冷藏柜。

两扇玻璃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人们脱离现实,来这里赴酒精的盛宴,酣畅沉沦,限时堕落。

陈溯言拉了周到去一张小桌子上坐,今天她不当老板娘,再做一回陪客。

周到选了杯度数极低的果酒,陈溯言亲自替她调的,加了气泡水和薄荷,上面飘着两片柠檬,酸甜中和,入口层次丰富。

陈溯言开着酒馆,实则却不怎么喝酒,只有陪朋友时才会意思意思,她杯里的是咸甜的梅子酒。

周到一杯酒下肚,昨晚种种又浮现眼前,她感叹:“我在蓉城真就只有你们两个朋友了。”

陈溯言闻言,半歪着头,不假思索道:“那你怎么不先想到给我织围巾?”

这一下把周到问住了,她举着酒杯半天想不出个理由,最后干笑两声道:“我再给你织一条。”

陈溯言倒是不为难她,换做别人,早开始八卦了。

周到嘻嘻笑,挽住她手臂,扫视屋内一圈,问:“你说的那个驻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