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秦夫人蹙眉:“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平乱并不影响你成亲。”

顾敬臣不再说话。

秦夫人:“你都多大了,心里就没点数吗?我像你这般的年纪时,你都能满地跑了。”

顾敬臣木着一张脸,仍旧不说话。

秦夫人看着儿子这一张倔强的脸,心头微怒,眼不见心不烦,把他撵了出去。

“你出去吧。”

顾敬臣朝着秦夫人行礼,退了出去。马车帘子一掀开,人纵身一跃,坐到了一旁黑色的骏马上,整个过程快如闪电。马儿迎来了主人,嘶吼一声,跑得更快了。

马车里,秦夫人气得不轻,嘴里轻声道:“讨债的!”

意晚随母亲在寺中住了几日,回去那日,恰好兄长考试结束,要从贡院出来。

乔氏特意等在贡院门口,迎接儿子回家。

此时贡院门口围满了人,全都是来接从里面出来的考生。

云府的马车等了约摸两刻钟左右,贡院的大门终于从里面打开了,一个个考生从里面出来。不过,进去时意气风发,出来时却蔫头巴脑,一副霜打了的茄子模样。

意亭也没有例外。

他脚步悬浮,险些没站稳,还好云府的小厮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避免他摔倒在地。

走到马车旁,意亭瞧着一旁的意晚,笑着跟她打招呼:“妹妹来了。”

看着儿子憔悴的模样,乔氏心疼极了,催促道:“快把大少爷扶上马车。”

意晚在旁搭了把手,把兄长扶上了马车。

意亭回府后简单吃了饭便去睡下了,这一觉睡了整整一日才醒。

待意亭醒后,父子二人参照了市面上的答题思路,意亭又把自己写的文章与父亲说了说,云府紧张的氛围才终于没了。

不过,乔氏也并未就此搁下此事,隔三岔五便要去一趟寺中,为儿子祈福。就连最爱出门的意晴都不陪着她去了,意晚却始终陪在母亲身边。一开始云文海还管着乔氏,后来随着放榜日期临近,云文海也不再说什么了。

放榜的前一日,饭桌上,乔氏愁得吃不下饭。如今他们府与永昌侯府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若是儿子不能中举,往后少不得要求到永昌侯府上去,仰侯府鼻息生存。但若儿子中了举,至少半只脚踏入仕途了,以后也好再登侯府大门。

意晴被母亲影响的也吃不下。

意亭瞥了一眼端坐在一旁慢条斯理吃饭的意晚,小声问:“你不为兄长担心吗?”

意晚嚼完嘴里的吃食,缓声道:“我对科举一事知之甚少,而父亲和兄长知晓甚多,您们二位这般淡定,可见胸有成竹,我又何必徒增烦恼。”

前世意晚也不曾为兄长担忧过,今生已知晓结局,更不会,她心里一直在思索如何劝阻兄长去登山。

对于女儿的答案,云文海非常满意,笑着说:“还是意晚明白。”

乔氏微怔,细细想了想女儿的话,觉得甚是有理。丈夫和儿子都不担心,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想明白后,又继续用饭了。

担心

“表哥?”一侧响起疑惑的嗓音。

顾敬臣回过神来,朝着身侧之人躬身行礼:“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周景祎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试探道:“表哥可是对那姻缘树下的姑娘有兴趣?不如孤让人打听一下。”

顾敬臣:“多谢殿下关怀,臣只是随意一观,并无他意。”

周景祎挑了挑眉,笑意依旧温和:“表哥年岁不小了,又常年征战沙场,姨母对你的亲事很是挂怀。”

顾敬臣没说话。

这时,一旁来了一位穿着暗蓝色衣裳的仆从。

顾敬臣看了一眼。

周景祎会意,道:“想必姨母上完香了,表哥且去陪姨母吧。”

顾敬臣:“多谢殿下,臣告辞。”

看着顾敬臣离去的背影,周景祎微微眯了眯眼。他不会看错的,刚刚定北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