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一直迟迟不返,三清门的人只怕又要找上来,所以原本准备折返回贡县的成天复实在放心不下,就这么一直护送她到了叶城。
只是一路默默相随,却不好相见,心中难免有些苦闷。
若是知晚无意于他,如此被拒绝虽然叫人难堪,却也无什么遗憾。
可他知道,她是欢喜着他的,但是这一份欢喜显然分量不够,他排在了盛家的一群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之后。
她在意每一个人的看法,不愿招惹无畏的麻烦。诚然是明哲自保,聪明人该做的选择,但是他就这么不值得她为之一搏,便这般轻巧地拱手让给了别人吗?
所以夜里,从船工那讨来一只羌笛,情之所至,唯有一吹解愁。
白日里,他远远看着知晚领着那鸢儿在玩,笑得温婉和煦,却看得他咬牙切齿。
到了深夜时,踱步上岸,行至那里时,便默默一人蹲下,闲极无聊地修缮“城池”引水入鱼。
如此一来,一路都短了睡眠,等他到了这里,自然回老宅子落脚,只是风寒之症渐重,开始发起烧来。
现在听知晚气急败坏地问他,成天复淡淡道:“懒得用凉帕子降温,干脆去后院用凉水浇一浇降热,没想到竟然看到了你夜闯后门。”
知晚知道这等风寒之症若一不小心耽搁了,也会落下大病。此时再也顾不得跟他掰扯什么“家人不家人”,直接将他按在椅子上,然后喊着府宅里的下人丫鬟来。
这书房里有她的药箱子,虽然药都过期不能用了,但是银针都是可用的。
她在油灯上将银针都灼烧一遍,再用火酒洗过之后,让他趴在榻上,给他的后背施针。
第101章
舅舅家的药材虽多,可还是缺了几味,须得到镇上去买。
等青砚一脸睡意惺忪地从隔壁起来时,被突然蹦出来的知晚小姐给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赶紧屁颠地跑去叫老仆套车,好去镇上的药铺子拍门板抓药。
十几根银针扎下去之后,知晚看着他后背,虽然肌肉毕现,可真瘦削了不少。
也不知这些日子他是不是都一直这么病着,三餐有没有按时去吃,就算仗着年轻,也不能这般祸害自己的身子骨啊!
成天复真的烧得很厉害,再加上方才那要命的冷水浴,所以施针之后,他便紧皱着眉头,闭眼昏沉睡着了……
知晚坐在旁边,看着他浓眉间竟然紧锁不展,才多大的年岁,都微微有了川字纹……她忍不住伸出纤指,想要去抚平。
可挨得近时,到底将手又收了回来。
等青砚买了药后,知晚问:“老宅子的仆役呢?怎么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
青砚道:“老宅管事的儿子娶亲,在隔壁庄子摆酒,老宅子里除了几个看门的老仆留了下来,其他的都去凑份子喝喜酒去了。我们四少爷说下人难得有这么乐呵的喜乐日子,就莫搅了他们的快活,所以我们临时过来,也没有派人叫他们回来……”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护院门外的小路上有人在喊“柳小姐”,原来进宝夜里起夜时发现小姐不在了。她怕惊扰到章家老小休息,便自己出来寻,结果在乌漆墨黑的乡路上走迷路了,只能撑着伞,顶着大雨喊小姐。
知晚连忙开了后门唤她,让她进来。这样一来,总算是来了个顶用的帮手。
正好让她帮忙去烧水,做些稀烂的米饭。知晚这次开的方子有些刺激肠胃,得喝些米汤垫一垫胃才能喝药。
知晚怕青砚粗手粗脚烧糊了汤药,于是让他在廊下燃起了小炭炉子,自己亲自泡药煎药。
青砚在一旁帮忙打着扇子,看着知晚小姐欲言又止。他家这位爷儿究竟是因为什么病倒的,他最清楚,若是不说,岂不是看着煎熬?
所以他小声道:“自从看了姑娘您写的那封信,我们少爷整整二日没有开口说话。给我们家太太急得差点给他请御医……而且一路上也是茶饭不思,您也看到了,瘦了整整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