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字不到头的扇坠子,再后来直到宇文澜舟攻占了紫禁城,她都没有和这对父子见过面,细算起来也有十来年了,人都说黄毛丫头十八变,他要能认出她来,除非是神仙!
宽慰了自己一番,又把袋子顶在头上往前走。主子用的东西,就算是手纸,也比她们这些奴才金贵,顶手纸不算什么,顶“官房”的才真叫恶心!上三等祈人管便盆叫官房,紫禁城里没有茅厕,主子们大小解都用官房,里头盛着蓬软的檀香木灰,完事之后太监们黄云袋子一套,照样顶在头上跑。从前她让人伺候,现在她伺候别人,才知道那些宫女太监有多不易,这宫里没人把奴才当人看,只有到了过年,有体面的姑姑们才能穿上五福捧寿的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宫里招摇,当初一道进宫的小姐妹就故意笑话,“在外头摇断了膀子,到里头饿断了嗓子”,这话真有道理,可不是黄榆木做罄,外头风光里头苦么!
脚下加快了步子,唯恐再生出什么事端来,等进了掖庭局,这才松了口气。上夜的宫女回来了,白天没差使,可以在屋子里睡上两个时辰,所以她不能回房里,得到西边的杂役房,这个时候就是下等杂役们聚集的当口了,各人都有活要干,宫里不许随意大声攀谈,除了路过净房听见清洗恭桶的唰唰声,绝没有旁的嘈杂的声音。
专事净房的杂役很辛苦,主子们的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伺候,其余东西六所成百上千的宫人们用的便器都送到这里来,不论春夏,日头没升起来就开始干,一直要忙到天黑,小太监把恭桶都分发出去了才能歇下来,比起她们这种脏累的活,她忙的这些鸡零狗碎的就算不得什么了。
进了杂役房先给管事的萧姑姑请安,萧姑姑看见她顶的黄云袋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点了头道,“等这个干完了,把太皇太后吸烟用的火眉子搓上。各处要准备年下用的东西,今儿当值的人不够,回头搓得了你给送去吧,不用进去,给门口的人就成。”
锦书屈了屈腿道是,“我料理完了就去。”
转身到大桌前把一整张白绵纸铺平裁开,含了一口水把纸喷软喷蔫,那水喷得比雾还细,萧姑姑在一旁看得颇合心意,这丫头聪明,干什么都叫人挑不出毛病,就是性子淡了点,从没听见她和人聊闲话,看她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论起资历来,恐怕比谁都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入的宫。萧姑姑比她大不了多少,还是爱打听的年纪,看左右人离得远,就压低了声和她套起近乎来,“哎,我上回见你编过一只雁么虎,就和夏天夹道里的活物一样,怎么编的?”
锦书抬头笑了笑,手上也没闲着,一面拿铜熨斗熨纸,一面道,“姑姑爱玩这个?下回我编个送给您。要说清倒不易,反正就是用长针一头钉在坐垫上,另一头用牙把主轴线咬紧绷直,然后就编呗,要不等姑姑得了闲,我编一回给您看,一看您就会了。”
她笑的时候嘴角有两个小小的梨窝,说话总是慢条斯理,一字一句都是细琢磨有分寸的,这样的人叫人喜欢,萧姑姑便顺着话头接道,“今儿晌午吃了饭歇会子,你教教我吧。”
锦书知道这是给她放水呢,应了一声,笑得愈发腼腆。
萧姑姑又问,“你多大了?”
她在熨过的白绵纸上垫上了湿布,拿热熨斗一个来回就放到左手边码起来,动作又快又爽利,嘴里答道,“到了年初五就满十六了。”
萧姑姑笑道,“月份够大的,日子也吉利,初五迎财神把你给迎来了,你爹妈多高兴啊……说起你爹妈,家里还有什么人?”
锦书耷拉下眼皮,淡淡回了声“都死绝了”,都被宇文澜舟逼死了,历来改朝换代都是这样的戏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灭了国的帝后还有什么脸活着,与其受辱不如死了干净,再说宇文澜舟心狠手辣,连圈禁他们的心思都懒得动,她的那些兄弟们,除了老十六,其余不都让他砍瓜切菜似的解决了吗,眼下自己活个什么劲自己也不知道,大概再见永昼一面就够了。
萧姑姑讪讪的,“对不住啊,勾起你的伤心事来了。话说回来,正月初五生日的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