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两位娘子聊完陛下的“不行之事”,聂云娘心里有了底,与陛下无干最好,不然弄这么个底细的人放在她这儿,皇后那边不说,对着管维也是尴尬。

到了麻乡,聂云娘肃容,不再面带笑意,她迅速整兵出发,欲将燕娘留在麻乡。

燕娘怎不知留在聂云娘身边最安全,大军重重保护下,除非兵败,不然万无一失。她坚持要跟聂云娘走,聂云娘边上马边说,“你会骑马吗?”

燕娘赶紧点头,骑马蹴鞠哪怕射上一两箭也使得,都是陪那些达官贵人玩出来的身手,聂云娘道,“那你就跟上来,大军可不会等你,跟不上了,就找一村落住下,事毕,我自会让人来寻你。”

男人的话信不得,女人的话也最好不要信,还是信自己最要紧,别看燕娘娇滴滴的模样,居然真咬住了大军的尾巴,聂云娘见她有这份毅力,不由刮目相看,留下几名军士让她追,其余人等全速赶往睢阳。

***

王寂从麻乡往南,再转道回大梁,比预算的日子要晚几天,结果路遇暴雨,山洪爆发,坡上滚石落下,犹如一头凶兽瞬间吞没了一个村落。

不论王寂还是随行的亲卫,都是一身冷汗,只差一点,他们就卷入了这泥流之中,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活命。

他们身披厚厚的蓑衣头戴宽大的斗笠,暴雨迎面冲刷,满脸的雨水流淌,已是影响了视线,若非亲卫都是黑甲突骑出身,身手矫健,悍勇无畏,也不敢跟着陛下这般赶路,劝阻几回都未果,只得迎难而上,一路忧心忡忡。

“陛下,这暴雨一时也打不住,还是先在村中安置下来吧 。”马诚不在,他兄弟马忠顶了头领之职。

马家兄弟,马诚,马忠原是孪生兄弟,只是长得不像,马诚瘦猴似的,人也精,哥哥马忠却是个铁塔汉子,憨实本分。这回赶路,若是马诚在王寂身边,怎么也要想法拦下来,只有马忠这等脾性才亦步亦趋地跟随陛下。

他将马诚留给管维也是看中他这份机变,且随他出生入死,能信得过。至于钱明,机变也有,只是在宫中尚好,出来历练不足,将他冒然留在管维身边,若是遇上事,忠心不足,机变反而坏事。这是王寂的用人之道。

此行还算顺遂,只是耽搁了一些时日,他答应管维最快半月,最迟也是一月,即可回大梁。如若按之前的行程,最多晚上五六日,如今遇上这泥流爆发,能过去的日子就不好说了,不知道管维会等得怎生着急。

“天要留客,下马吧,去前面看看。”王寂将马拴在一旁的路上,欲往前查看。

钱明也在亲卫里面,只是一直很低调,见马忠真的老实地跟上去,上去劝阻道,“陛下,前面才塌方过,此时还有碎石滚落,不如属下过去看看,回来禀报陛下。”

王寂睨他一眼,“方才上天叫你我逃过一劫,不会再度降下厄运,若是真的降下,那也是我命中之劫。”说罢,便朝着村中走去。

钱明不敢再劝,只好倍加小心,众人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拱卫着王寂往那边去。

虽挂念着大梁的管维会不会胡思乱想,仍从容不迫地指挥着亲卫帮助幸存的灾民,这地界儿虽不是魏朝下辖,但助一助这些可怜人也分不了你我。睢阳已成笼中鸟,鲁地迟早归入魏土。

眼前这等惨状,他已见得太多,饿殍遍野,黄河决堤,破城之乱,越来越难以叫他动容,不早些结束这乱世,十不存一,荒野赤地,都不远矣。

听幸存的老人讲,这村子里泰半都被埋了下去,余下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过活,甚至有失去夫君的妇人抱着婴孩轻生,幸好被人拦了下来。

看到那对可怜的母子,王寂就想到了远在洛阳的端儿和姜合光,他叫亲卫给那妇人送少许银钱过去,又拿了多的钱给老人,叫他们去离大梁不远的地方找一个叫白家村的地方,打他的名号,自会有人安排他们落户,分田给他们耕种。

村人见他又是帮人又是拿钱,纷纷跪下来磕头,谢王寂活命之恩,安顿好后还说要给他立长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