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3)

又一黑甲卫士来报:“有假冒工匠者在宫内作乱。”某臣急道,“速速探查人数。”

“九百一十一人。”

不及细想黑甲卫士为何能将叛军人数知晓这般详实,居然有零有整,只想到一下就有三千余叛军攻入皇宫,顷刻间就会杀到千秋万岁殿来,无不心生胆寒。

他们望向龙椅上的王寂,希冀从陛下的表情上看出一些端倪,“陛下,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眼下如何应对?”

“陛下,臣愿领卫士前去击退叛军。”

“陛下,臣亦请战。”

黑甲卫士再报:“武库被烧。”站起来的大臣又有好些如土委地。

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有水的指望总比没了好。武库放着兵械,北军屯兵左近,一旦被烧,利器化作废铁,仗还怎么打?

就在群臣骚乱之际,数百藏于夹壁的黑甲卫士持剑盾而出,将大殿团团围住。

群臣一看这阵势,心下略安,细观之下,甲士具是一副悍勇之气,并非一般的宫中卫士。

王寂不动声色地将群臣的神色举动尽收眼底。“诸卿稍安勿躁,与其匆忙应对,不如先静观其变,等前方消息传来再议。”

叛军都打到眼前了,还静观?被蒙在鼓里的众臣也是哭笑不得,只能全凭陛下做主。

“臣樊登。”

“臣周昌。”

“奉命剿灭叛军,业已伏诛,特来复命。” 两道声音自殿外响起,一道清越,一道低沉。

群臣都齐齐望向王寂,初闻有人攻进皇宫,陛下脸上无一丝惊怒慌乱,只当寻常事,如今叛乱已平,破虏将军前来护驾,也无一丝庆幸窃喜,只听他平静无波的声音传来:“让他们进来吧。”

群臣见樊登满身是血,已是一惊,但见他右手提着木匣,冷汗再度冒了出来。

樊登目不斜视,来到王寂十步之外停下,将木匣高举,朗声道:“杨贼人头在此,请陛下定夺。”

原来杨茂利用内应领兵进玄武门,被埋伏于门后的樊登等人伏杀,樊登将杨茂挑于马下,直接挥刀一砍,人头滚落,他提着人头大喝一声:“贼首已死,降者不杀。”

一场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下来,杨茂带来的两千人在杨茂吴平等人连续被杀,留下几百具尸身后,不得不放弃抵抗,缴械投降。

黑甲卫士接过木匣呈给陛下,王寂看了一眼,确是杨茂人头,让甲士退下,道:“破虏将军,速将杨茂之人头带去太谷关交给赵恒,让杨茂所部尽速投降,降者不杀,仍负隅顽抗者,诛。”杨茂密调军队于太谷关,已被赵恒所围。

樊登领命去了,周昌开始复命。等王寂听闻周昌将那些假冒工匠的人杀绝了之后,眼角微微一跳。这些人未必全是贼寇,说不定也有被裹挟的普通工匠。只颔首道:“你也辛苦了。”

自此,一场弥天大祸消于无形,叛军甚至没能摸到殿门前,或被诛,或投降,或生擒,无一漏网。

暮色降临,王寂并未让群臣离开,直到殿外有人来报,太谷关被围叛军皆已缴械投降,方允群臣散去。众人皆想:这也许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场叛乱,多少人伏法,多少家族被牵连,鲜血不会淡去,只会凝结成更浓厚的颜色,如铁幕降下。

望着群臣远去的背影,黑甲卫士也悄无声息地退出。大殿上只余王寂独坐,殿内的烛火将他坚毅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哪怕风刀雨剑,哪怕严霜烈日,皆无法撼动他分毫。

这场伏杀起于迎管维入宫,他调幽州突骑进洛阳,明着护卫管维,暗则与宫中卫士秘调,杨茂若能忍住不出手半路刺杀,他或许还能容忍,虽然这些隐患会导致无法预估的后果,将来再生事端。

接回管维是心之所向,也是投石问路,搅乱整盘局,杨茂果然忍不住跳了出来,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将熊熊燃烧的反心付诸行动,假造谶文,大肆收买宫人,以罪犯冒充工匠,私调军队,刺杀宫妃,窥探圣驾,看着一条一条的密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