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无可辩驳。

“将军在聚鲜阁问我话,我依实回答,不曾骗过将军。我虽为将军敌手之家眷,自问从未害过人,将军佯装倒伏路旁引我前去查看,彼时,我怀着身孕,被将军带至雪山以要挟他人,若非腹中孩儿生命顽强,说不得闯不过这一关。”说到此处,管维幽幽一叹,“王寂虽然心存歹念口出恶语,自始至终,并未付诸行动,而如今的青州早非步宪治下之景,可将军部下射出那一箭,却是朝着我而来。”

“是,我欠了你。”

管维默了默,“世上之事,总不过,互相亏欠。”

李崇露出一口白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管维正色道:“我说这许多话,再以青州王令的大印,只是想向李将军讨一个承诺,如今有人与北匈奴内外勾结,祸害汉家百姓,我想请将军带着青州兵去幽州,协同并州大营将贼寇驱逐出去。”

李崇凝视她半晌,道:“我还以为你要我带兵去蜀中帮王寂破锦官城呢?听说他临阵分兵,调了大军北上也是去幽州,都去往幽州,区区匈奴,何至于如此大的阵仗,你就不担心王寂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后这一句,李崇仿佛意有所指。

“王寂的事轮不着我操心,更轮不到将军操心,他若是托大在蜀中马失前蹄,不是正中将军下怀吗?山坳里的这支精兵,既不卸甲放归,又不融入魏军,独立于外,偏偏还是将军统帅,只待来日,四字足矣。”

白苍山的这支铁骑,是李崇的嫡系人马,精锐中的精锐,其余人马皆被王寂打散编制混编入营,而这支铁骑,作战浑如一体,若是打散混编,战力不足一成,未免太过可惜。是以,这支骑兵不属魏军,只遵青州王令,不兵不民的保留了下来。

李崇朗声大笑,“这确实是我与王寂做的交易,我守着白苍山,他去蜀中,若是他大功告成,江山一统,我便马放南山,当一介草民,若是他拿不下蜀中,按不平九州烽烟,我自然可以再度起兵争一争,看看天下究竟姓王还是姓李。”

管维心中的火气蹭蹭地往外冒,已经在心里将王寂剥皮抽筋,他让李崇守着白苍山是何意?那日话赶话,说她若是被迫嫁予他人,只会心如槁木,难有欢颜,他还未死就要验收其结果果真如她所言否?简直是岂有此理。

面上却莞尔一笑,“那不正好吗?他在蜀中生死难料,将军北上逐走匈奴,且幽州还有并州大营,有各郡郡兵,还有从蜀中撤出来的大军,将军此去,不仅不会损兵折将,反而人望可至巅峰,将来争天下,论武功论声望,还有谁与将军匹敌?”

李崇慢声道:“这大好前程,还需得王寂先死了才行。王寂若不死,兵强马壮,民心所向,还有谁能争过他?”

这番话刺了管维之耳,她面上一冷,淡淡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与他,亦然。”

“你可曾想过,若我抽走这支人马,守着你的可就只有白苍山那群娃娃兵了,若是有人害你,你的生死就托于他们手中,包括你的孩子,你可安心?”

管维轻摇螓首,面色坦然无畏,“我一人之生死,与数千数万之民相比,不值一谈,似将军这等豪杰,还是应保天下安危,而非做妇人护卫。将军之志,在高在远,不在足下方寸之地。”

她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无需他来守。

李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见她铁了心要调军北上,也不再相劝,“好,那我就遵你的号令,北上打匈奴,驱贼寇。”

得了这句承诺,管维悬着的心才放到实处,她真的担心说不动李崇,不惜以往日恩怨做筏,让他先生愧意,才好从她之请。

虽是为大义,到底是算计人心,此为小道,管维心中不适,她郑重地对着李崇行了一礼,尔后不再滞留,带着谨娘等人匆匆离去。

回白苍山后,管维又吩咐钱明带着千余行宫好手,朝着渔阳方向搜寻长公主王蓉的下落。若是她真的陷于敌手,朱戈早就大肆宣扬,而非如今隐隐绰绰弄不清真假。管维猜测,王蓉可能躲藏在某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