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跟钱明不相干,你若是离宫,也是将北宫可用之人尽数带走,我并非催你,只是你入宫以来,除了随我出征在外那一年,常年困守北宫…”

“我只是没了兴致,不想四处走动。”并不承认自己画地为牢。

王寂抬手将她发髻上的黄花摘掉,眉眼温柔,“午夜梦回,我总会想起你在白家村瞧见瀑布时的欣喜模样,那时我便萌生起一个念头,惟愿你一生有看不完的好风景,许诺你以后再来,这句话,你怕是都不记得了。”

管维怅然,“我那时想着,很难有以后了,未曾想,还有重返那一日。”

许是沉浸在当时的心境里,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良久,管维先回过神来,与他深邃缠绵的眸光相对,她移开了视线,道:“七月不适于出行,八月离京去行宫,你可安心了?若是无旁的事…”

“确实还有一件喜事,周昌跟我请旨赐婚。”

管维心念一动,她与周昌素无来往,若仅是周昌要成亲,王寂何必来郑重告知,她隐约有些猜想,只是依然波澜不兴地问:“是与哪家贵女成婚?”

王寂满脸笑意地望着她,“周昌请旨尚主,求娶萱儿。”

此时,管维平静的脸上才浮现出几丝悦色,含笑道:“萱儿应下了吗?”既然到了请旨的地步,他二人应是说好了。

王寂颔首,“为了娶萱儿,周昌连出继幼子都答应了。”

管维一怔,道:“周昌确实是极难得了,阿萱是为了报答故人的恩情,想要一直供奉香火,以此来试探周昌是否有容人之量,他日未必会真的出继幼子。”

“不管出继与否,都是我的外甥,其实无甚差别。我来,是想请托你筹备阿萱的婚事,她与周昌都不小了,既要办得风光,又不能拖去明年,我离京后,周昌且得忙着,还是八月时成婚为善。”

筹备公主婚仪,短者半年,一般需一年,而王寂缩减至三月。

他想得面面俱到,说得兴致高昂,只听管维冷冷道:“此事你应去请托皇后,她不仅是后宫之主,姜氏也于阿萱有恩,你怎会异想天开来找我去?”

“萱儿自幼与你交好,她命运坎坷,如今好不容易要成婚了,我只想她事事如意,她定然是极想你去的。再说了,皇后常常称病,未必肯管萱儿之事。”

“那你也应先问过她。”管维笃定他从未去问。

来之前,他已料到管维会如此反应,早已想好对策,“你是否还记得,杨茂造反时,周昌是平叛之人,他的婚事,皇后未必多热衷。”

姜合光对樊登颇有微词,毕竟是亲手斩杀她舅父之人,他不置可否,想着周昌也定然不招她待见。

管维迟疑了,若是皇后心怀芥蒂,于双方都不算美事。

王寂趁热打铁,道:“公主婚仪有太常寺采买置办,其实就是偶尔拿个主意,你如今练练手,来日音音长大,也好派上用场。”

“音音才五岁,你就想到日后了?难怪急慌慌地将她封做长公主,原是为了让她早点离宫出嫁。”

这两年,与她从未说过如今日这般多的话,甚至隐约感到她在玩笑。“翊儿才生下来时,你不也想到他去封地那日了吗?”

王寂本是想要跟着打趣儿几句,结果二人都忆起当时的连声质问。

暗悔自己多嘴,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想要讨好又如此笨拙,方才有些轻松的气氛顿时冷凝了下来。

见管维已不耐烦再说下去,他连忙将话说完,“周昌没有亲眷,府上尽是来打秋风的远亲,他要成婚,府里没个主事的人,定会求到我面前,若是你不想理宫里这摊子事儿,可否帮帮周昌,就当全了你去玄清观那回,碰巧瞧见萱儿与周昌相遇的缘分。”

回首往事,管维莞尔,阿萱居然要跟周昌成亲了,犹记那时,二人平常见礼,又匆匆别过,许是二人都常去观中,一来二去便熟络了,于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管维并非拘泥之人,成婚的新人又命运坎坷,让她心生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