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
如此这般,便是陈家酒楼招待食客的全部店面了。
查漏补缺两三日后,陈念莞表示很满意,硬件齐全了,剩下的便是软装修,之后要做的是慢慢添置一些摆件字画装饰一番即可。
后厨的改造进展则比较缓慢,一是将厨房大改造后,还得因地制宜设计排柜跟流理台,二来,靠厨房外,陈念莞还另外直接用砖石建了一个小磨房,以及连同一楼沏茶区的热水房。
建小磨房自然是考虑到很多吃食都碾磨这一步骤,热水房除了烧热水,还有便是烧煮餐具消毒。
在改建完后厨后,陈念莞还给泥瓦匠多加了一项活计,便是在当做员工用房的厢房里砌火炕。
所以谭木匠等人改建完等着拿工钱的当儿,何木匠跟泥瓦匠们都还在赶工。
陈念莞视察完后,很爽快地先跟谭木匠结了工钱。
谭木匠表示感激,并客气地说如果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随时叫他们来返工。
对于这么pro.的工匠,陈念莞自然是表示佩服的,很友好地送别了谭木匠等人,等再回去酒楼好好欣赏一番自己的杰作时,见着隔壁的小商铺店主探出个头来审视这解封后的酒楼,而后就迎上了陈念莞笑眯眯地眼神。
“这位是,余东家?”
在买下酒楼后,陈念莞就打听过隔壁这家商铺了。
这间素川路最街尾的商铺,是做糕点的余家。
大概是借着之前春风里的光,每每有到春风里帮衬的贵客,离开时,都会买上一些余家的糕点回府,或打赏或赠人,所以余家糕点虽然不显,铺子位置亦不算得好,但依仗着春风里,也在京城里头存活了下来。
只是春风里被查封后,来这条街道上消遣的食客自然就少了,余家糕点的生意自然了冷清起来,如此过了一年有余,基本上是靠吃老本度日。
其实陈念莞倒是很奇怪,为什么像春风里那般与权贵世家为消费对象的酒楼,会默视余家糕点成为附庸达成双赢。
打听下,才知道余家似乎是安顺侯家的最宠爱的妾室娘家开的,安顺侯喜欢吃小妾做的糕点,顺带着也默许了余家在侄子酒楼旁边开的糕点铺。
那酒楼记在安顺侯名下,自然是被抄没了,但这糕点铺的契书却是那小妾娘家的,是以安然无恙。
余家糕点的余东家便是那位小妾的阿爹,此时见着陈念莞跟自己打招呼,干脆便将铺子门给打开了。
自从安顺侯出事后,不光没了以前的顾客,现在的左邻右舍都对他们一家避之不及,怕平白沾染祸事,陈念莞主动笑脸相迎释放友善,余东家也就不怕了。
“你是买下这酒楼的东家,陈娘子?”
“没错,以后便是邻居了,请余东家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