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做的时候,会根据药材的品相、干湿度这些来仔细调整,做起来就很慢。但现在批量生产了,药材这一关的把控就没法儿像我之前弄的时候那么精细,所以也不能用那一套的标准来要求。”
“桃花霜,寒梅霜和雏菊霜的生产工艺,我都给你留下了,你们好好弄。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毕竟占了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蒋芸自然得对141基地附属日化厂负责。
从附属日化厂出来,回到卫生队,迎面而来的就是苗二妹那幽怨的眼神。
苗二妹说,“蒋老师,既然咱都建厂子了,你之前咋不同我说一声……早知道我就不买那么多了。万一放坏了咋办?”
“要不你卖出去一些?你现在说三十块钱一支地卖,肯定有人买。”
苗二妹一脸舍不得。
蒋芸同她说,“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有我亲自做出来的效果好。药材中的成分想要淬炼出来,是需要火候掌握的,批量化工作,火候能掌握多好?你买了就安心用着呗,我还能坑你?你要是不信我的话,等附属日化厂的白梅霜开始卖之后,你再买一支去试试,对比一下不就知道了?”
被蒋芸这么一安慰,苗二妹心里瞬间就舒服多了,“对哦,蒋老师你亲手做的东西,质量才有保证啊!”
?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更~
第141章 一键助产
141基地空军附属日化厂的关系,远不是蒋芸单打独斗能比的。
一开始主要是生产白梅霜,之后又扩建了三条生产线,这才把雏菊霜,桃花霜和寒梅霜给安排上。
至于名字,压根就没改,延用了蒋芸之前给定下的名字,只是包装上多印了五个字‘空军日化厂’。
在把东海基地下的订单都满足之后,空军日化厂就开始向外铺货了,这周同这个市里谈,下周同那个市里谈,因为产能跟不上,步子压根不敢往开迈。
九月上旬末,赵红梅一个人搭乘火车来到了渠州市,蒋芸的行动已经有些不太方便了,是白川去接的。
据赵红梅所说,蒋苗与齐强的性格有些不对付,一开始看着还好,现在两人相看两厌,完全就是凑合着过。
蒋苗不想看到齐强,常年都带着齐旺在娘家住着。
赵红梅惦记着得来伺候蒋苗坐月子,索性就把蒋正委托给了蒋苗,让蒋苗给蒋正做饭。横竖有蒋正赚的工资在,姐弟俩外加一个还没断奶的娃,饿不死。
蒋芸把赵红梅安排进了次卧住,她领着赵红梅在141基地的生活区里转了一圈,主要是往基地供销商店和卫生队走了一圈,往后她坐月子的时候,这两个地方保不准得让赵红梅单独来。
赵红梅有些听不懂渠州人的方言,但家属院里的人都是来自天南地北的,说什么方言的人都有,所以大家一般都默认用普通话交流,赵红梅好歹也是原城出来的,普通话还是会说的,虽然带着点‘原普’味儿,但也不影响交流。
在亲眼见到蒋芸住的什么屋子,穿的什么衣裳,吃的什么饭,过的什么日子之后,赵红梅心里总算是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