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明翻开手里提着的包,拿出一沓草纸来,笑呵呵地说,“我都来找你了,能不带图纸吗?我还指望你看看我们的设计,再给我一些灵感呢!说不定你看一看,琢磨琢磨,我们的发动机就有了搞二代的底子了!”

蒋芸不置可否地笑笑,这话接也不对,不接也不对。

她要是接了话茬,那就是心里没点数,别人吹捧是给面子,自己被人吹捧得得意忘形,那就是没脑子。

她要是不接话茬,又难免会被人认为是恃才傲物,不尊重人。

因而只能笑着点点头,“我先看一下。”

任昌明把带来的图纸摊开在书桌上,蒋芸回次卧拿了一只铅笔,顶着最详细的那张宏观图纸看了半天,突然下笔在图纸上改了。

她还边改边说,“我觉得,这个发动机的设计思路是完善的,但依旧有很多地方的设计不够合理。比如这儿,因为这个细节的处理不到位,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可能会特别大。”

“还有这一处,采用的是最常见的直线平滑设计,可有没有考虑过要用曲线?从力学上来讲,直线太刚,曲线就比较柔……”

?

作者有话说:

三更送到,我去睡觉啦,大家晚安!

第139章 套近乎

任昌明看着蒋芸在图纸上修修改改,脸上一开始只是赞同,后面就渐渐变成了震惊。

小修小补的地方多了,那就和改头换面差不多了。

任昌明明明感觉蒋芸也没做太多的修改,每一处修改都很微小,可是乍一下回过头去看,这图纸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和他之前带来的图纸几乎对不上!

“小蒋,你这……哎,你该去和我们一起研究发动机的。这么好的天赋,咋就去研究药了?”

弯腰的时间有点久了,蒋芸感觉腰酸腿乏,站直身子稍微活动了一下腰,说,“各有各的好处,再者,我也不是专业的。您要让我凭空设计出个这么完整的设计来,我多半是做不到的。可您要是给我一个半成品,让我挑挑刺,想办法完善一下,我觉得我还能发挥一下。”

她这是实话,毕竟她的时间和经历是有限的。她是有这个天赋,可运用自身天赋也需要一个积淀和熟悉的过程,她能灵光一闪,却做不到稳扎稳打。

要想稳扎稳打,还是得把AI科研模块中给出的研究报告系统地学上一遍。

可那些研究报告那么多,她得看到猴年马月才能看得完?

任昌明不知道蒋芸的情况,只当蒋芸是在给大家台阶下。别人辛辛苦苦研究了一辈子都没研究明白的东西,你一个业余人士学了几年,给解决了,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