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是非常高兴,因为李名秋在家,她连书也不想去念了,这天晚上,她跟李名秋说起这事。李名秋也没什么态度,就神态疲倦地说,再怎么样,把这最后两年初中念完吧。

李元本来早就不想念书了。她念不好,成绩差,念书就是白浪费钱,现在李名秋又回来了,反正她就是不想再回学校去,借着李名秋生病的借口逃学。

牛不喝水,李名秋也不能强按头。他生病,也缺钱,水元不念就不念了,正少给他添负担。李名秋于是也没有催她回学校,随便她自己想怎么办。

李名秋这场病生的够久。

他回了林江村,李元对外人说,都说他是生了重病,没法再继续读书,只好回家来养病。外人听了,都感到十分惋惜。问他还会不会回北京,李元含糊说不知道,过些日子再说。不过随着几个月过去,李名秋一直病没好,所以大家也都知道,他估计是不会回北京了。

乡上的书记来家里了一趟,问候了一下李名秋的病情,并且问他工作的打算,让他病好之后到乡上去工作。

李名秋感谢并答应了。

这段时间,李名秋家里还算是挺热闹的。尽管家里穷的一颗米都没有,不过他到底是个大学生,整个清源县都是数的着的,尽管是没念到毕业吧,但这地方连初中生出来都算知识分子了,所以李名秋的前途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连乡上的干部都来家里看他,让他去工作。

舅舅家给他们送了米粮,蔬菜,熟人亲戚也送了些农村里常见的红薯,萝卜,土豆,白菜之类,堆了一屋。

空闲的时候,李元到山里去挖草药,挖了晒干,送到收购站去,换一点粮票,或者跟村里女人进山打松子。念书对李元来说是折磨,又无趣又枯燥,她就喜欢在家干家务活,没事上山去挖挖草药,打打松子,捡捡柴,自由自在开心。

李元回家来了,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草药。她把草药摊在院子石板地上,欢欢喜喜的铺开,笑的别提多开心。

李名秋立在门边,静静的看着她,仿佛又看到了张萍。是年轻时的张萍,嫁给李建民之前的张萍,青春活泼的少女,穿着碎花长裙子,美丽动人。嫁给李建民之后的张萍,在李名秋眼里就变成了一个庸俗的妇人,好像一块洁净的玉石沾染了污秽,再也不曾美过。

现在,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李名秋不知道看了多久,直到水元察觉他的目光,有些茫然抬起头来。

他的眼神冷漠,没有一丝感情。李元被这样的目光吓的有点心里发抖,那目光感觉好像李名秋在恨她,要杀了她。

李名秋自然不可能恨她杀她的,她知道那只是自己的错觉。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则没有细想,她笑着叫了一声:“哥。”拍了拍手上的泥站起来。

李名秋没理她,收回目光,转身回屋里去了。李元的笑容僵在脸上。

李名秋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考,回想先前发生的种种。

那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他现在也觉得那段经历像是做梦,他躺在带着一点潮湿的霉味的被褥里,感觉自己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考上过大学,离开过。

他将宿舍门关上,坐在自己的床位上看书,看的是一本翻译的俄语小说。宿舍安静,空无一人,太阳照进来,能看到光线里的灰尘。四格的窗户非常明亮。

他喜欢打扫卫生,将那宿舍的地扫的特别干净,用拖把拖去灰尘,将所有的床,窗台,玻璃,全都擦的干干净净。

他看着书,透过门缝和窗子,能听到学校操场上的喇叭声,呼喊声,还能看到四处飞舞的小红旗。学校在开批斗大会,批斗的是一位姓王的教授。

李名秋一向不喜欢那种气氛。

同学们上中南海,天安门,批判国家主席,反革命分子刘少奇。几十万群众大集会,许多高校组织了学生,他没有去,给自己找理由,给同学们搞后勤,等他们走了,帮他们打扫宿舍,给他们打饭,打开水,又晒又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