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3 / 4)

夜风一阵一阵,吹得人手脚冰凉,总算也将心头那些焦躁的情绪给吹得冷却了些许。一路急行,走过两座楼宇之间的复道时,宋观抬眼里冷不丁的,就看见前方夜色之中慢悠悠地晃过来一盏宫灯。

因隔得远,执灯之人的身型俱是模糊的,所以这盏宫灯就像是凭空飘移一般,竟像是个鬼故事。但宋观是没有半分心绪,能分出来给怕一怕这眼前景象的,而且这也的确没什么好怕。也不知是谁,这半夜还有人像他一样在外头走动。不过能有宫灯照明,想必不是什么内侍。

宋观这般分析,心中不以为意。待到双方逐渐逼近相逢,对方笼罩在夜色的细节逐渐清晰起来。最先分明的,是对方手中宫灯模样。走得近了,才看清原来那灯罩上头描画的是竹影横斜的光景,经由了烛光的渲染,便有一种日暮黄昏独立之感。夜色里这般看着,竟是分外凄清的。随后再近了,跟着慢慢浮现出来的,是提灯之人的身形模样。在瞧清楚那身明黄色的衣服时,宋观犹自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直到再靠近,对方的面容在那昏黄的光线里浮现,虚弱无力的光亮自下而上烘托出了那张脸,确然是小皇帝的脸无疑。

今夜还真是热闹。

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每一出都是个大戏。

宋观惊疑不定地站定,对方夜间这样出行,不合帝制,接下来的这个想法虽有“脸大”之疑,但他的确是觉得这是专程冲着自己来的。不过心中如此想着,面上却没一点情绪痕迹给带出来,宋观给小皇帝跪下请安,跪了一半的时候便叫小皇帝伸手搀扶住了。搀扶住他的那只手,于昏昏夜色之中,简直有一种比拟白瓷的莹然感。那五指是修长洁净的,但这修长之中,又带一点类似于花枝柔弱的意思在里头。这是很纤细,而且很柔软的一双手,实在是有别于大多数男子,若只瞧这一只手,宋观几乎要以为对方是个小姑娘了。

“宋爱卿无须多礼。”

小皇帝笑吟吟地用那一双看起来苍白纤弱的手,将宋观从地上扶起,可将人搀扶起来之后,也不松手,就这么顺势握住了宋观的手腕。

宋观感觉自己右眼皮跳了一跳,顿了顿:“皇上这样握着臣的手腕,怕是于理不合。”

小皇帝些许年前小的时候,就长得像小白兔,如今过了些年份,人长大了,养尊处优了这么些年,养出一身贵气,却依然看着好像还是过去那软绵绵的样子,笑起来有点羞涩。但也就是这一位小皇帝,近些年很有些拥戴的臣子为之给太后添了赌。宋观当然清楚地记得大纲上写着小皇帝后来长成了一个杀伐果断的帝王,会有那般结果,小皇帝内里肯定也不像现在表现上看起来的这么软绵。

太后和小皇帝两个派系近来暗涌不断,也不知以后会是个什么光景,不过一直以来,太后对小皇帝本人是一点威胁也不放心上的,只是以嘲讽的口气提了提那些个闹事的大臣,然后也不太愿意多说什么。宋观自觉无需多此一举,自然也不会去跟太后说小皇帝的事,但总觉以后要出事。不过那都应该是他死后的事,既然是他死后的事情,即使洪水滔天,这些人的明争暗斗也都和他没有关系了。

宋观想将手抽回,但对方五指握得极紧,他此刻实在没什么心力拉拉扯扯,也就沉默在那里。

而此刻小皇帝听到宋观说到“于理不合”四字,他手上没放,只笑了一声。少年天子,他长得没有宋观高,一步站近了,还要仰着脸同宋观说话,抿了一个薄薄的笑出来,偏偏浮于表象,只黑色的眼瞳望着人的时候,是湿漉漉的黑,像春雨洗涤过一般的明净,一眼见底的干干净净,盖过了原本笑容里的敷衍之感:“朕只握了握宋爱卿的手,宋爱卿便要说朕于理不合,可朕现在还仰着头同宋爱卿说话呢,这下爱卿是不是也要说于理不合?”小皇帝似笑非笑,“倒还有一件事,朕十分好奇。说到于理不合,爱卿一直以来总是滞留太后宫中商讨国事,这个也是极其于理不合的。可怎生的对于这一件事,朕就从未听丞相大人提起过‘于理不合’呢?”

这话说的,平日里宋观鲜少有和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