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再如何不错也引不起赵明月的兴趣。
赵晤与赵昶对视一眼,颇有些后悔在妹妹面前提起杜锦宁。
他俩都是大男人,心没那么细,也不往儿女私情上想,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了,倒勾得妹妹心思又活泛起来。
郑太后没阻止两个儿子提起杜锦宁,其实是另有一番深意与打算。
她道:“明月啊,母后承认,杜锦宁是个很有才华也很出色的人,但他心里没有你,你又何必牵挂他呢?萧二公子不如杜锦宁出色,但他心里眼里都是你。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以你的聪明,还不知何去何从吗?”
赵明月沉默了一会儿,脸上浮起一个僵硬的笑容:“母后,我知道了。”
“那现在你当着两个哥哥的面,表个态,我好把你的亲事订下来。”郑太后并不想就这样放过女儿。
这段时间她一直没提杜锦宁,赵明月也没提,平时也顺从地跟萧二公子出去,郑太后并不知道她心里是不是真把杜锦宁放下了,这才容着赵昶在此提起杜锦宁。可依刚才的情形来看,赵明月的心里还是掂记着杜锦宁,感情一点也不比以前少。
郑太后心里升起了危机感,生怕她一个不错眼,赵明月就给她惹出祸来。现在不得不逼她一逼。
赵明月抬起眼来,看了看母亲,再看看赵晤,嘴唇动了动。
可她终是没有说话,垂下眼睑,手里的筷子拼命地戳着碗里的饭,眼眶慢慢红了起来。
她这样子,看得赵晤心里不忍。他正想开口说话,却被母亲狠狠地瞪了一眼,只得闭上了嘴巴。
第756章 赵昶来了
赵昶更是禁若寒蝉。
他倒是隐隐知道妹妹喜欢杜锦宁,想当初赵明月还多次找他打听过杜锦宁的事。但他终是个外人,有郑太后和赵晤在,他对赵明月的亲事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所以对于此事,他从不打听,也不敢胡乱出主意,尽量地避免与此事相牵连,以免招来太后和皇上的埋怨。
他自己如何并不重要,可他的亲生母亲,还在宫里住着呢。
“我……”好半晌,赵明月才哑着嗓子出了声,“我没意见。我的亲事,母后您作主吧。”
这话说完,她的眼泪就一滴滴地落了下来。
郑太后长舒了一口气,抽出手帕来递给赵明月,温声道:“等以后成了亲,你就知道,有一个疼爱你、把你放在心尖上的丈夫有多重要。”
赵明月没有说话,只拿着手帕不停地拭泪。
好不容易把眼泪止住,她才又道:“不过,亲事可以定,可我想在宫里多陪母后两年。两年后,等我十七岁再成亲,好不好?”
说着,她抬起头来,恳切地看着母亲。
郑太后心里一软,想了想,却不敢轻易答应:“等赐了亲,我跟萧家商量一下吧。”
她也舍不得女儿早嫁。
虽说赵明月是长公主,萧家人再大胆也不敢欺负她,她也不需要去伺候公婆。但成了亲就得搬出宫里去,郑太后想像现在这样跟女儿朝夕相处就不可能了。想起太医说女子最好十七八岁再生孩子,危险会小很多,郑太后自然是倾向于让赵明月等两年再成亲的。
十七岁成亲,十八岁生孩子,正合适。
只是如果赵明月始终放不下杜锦宁,还做出些傻事来,郑太后肯定不会再留她,免得惹出大乱子。
赵明月已经没胃口再吃东西了,早早将碗里的米粒吃干净,她便放下筷子,起身道:“我吃饱了,先回去了。”
郑太后和赵晤都知道她心里不舒服,也不强求她,挥手让她下去。
赵昶好不容易跑进宫,鼓起勇气提出外出走走的要求,现在被郑太后这一歪楼,眼看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他不由得心急。
看到郑太后放下筷子,似乎也要离席的样子,他赶紧壮着胆子对赵晤道:“皇兄,我去润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