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爱耍贫嘴,刚刚难道不是因为被怼才溜回来的。”

原来您老人家知道啊?那您还问我做什么?又想看我笑话。当然,这话她是不敢说出口的。

“我是怕影响爸的发挥。万一他做不好再赖到我...哦,不是。万一我不小心碰坏了他好不容易修好的材料,就坏了。”

“你爸在院子里弄了一堆木头,现在你连散步都不好散了。要不要出去走走。”秦母在家待的也无聊。

“行!早知道我们直接从医院出去了,不往家走了。”顾瑾瑶其实也无聊。除了偶尔跟林悦碰个头,她现在就每天两点一线家、单位,家、单位。

这里离东安市场没有以前的小院儿近,也算不得远。散步的功夫就走的差不多了。

婆媳两个人也没乘车,沿路边观察周围的建筑,边往前走。现在的路还不跟后世一样,挂满了指示灯。整个马路宽敞的很。

除了公交车,很少能看到几辆汽车。大部分人骑的都是二八大杠。经过了几年的发酵,各个品牌的自行车,是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京市的家家户户。

当然,这也是看条件的。一些劳模和各个标兵才能获得珍贵的自行车票。其他更多的还是靠攒工业券。

顾瑾瑶曾经买的那辆,现在偶尔由瑾珩在骑。而她结婚的聘礼,还放在储藏间落灰。顾瑾瑶会骑,但也不太喜欢。而且现在怀孕了,更不骑了。算下来她都多少年没骑过自行车了。

看着大街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她也为新华国感到开心。

秦母看顾瑾瑶看他们骑自行车的样子。还以为她在羡慕“你现在肚子大了。等你孩子生下来,再骑啊。”

顾瑾瑶还在发散着思维,想象着未来华国腾飞的样子。听到秦母说话,不自觉的点头应了。“好”

秦母也没看出她的心不在焉。听到她的回答十分满意。

现在的东安市场还没有整改成以后的东风市场。菜馆子,食堂就有好几家。还有茶楼和各种服装面料五金市场。现在差不多都属于公私合营。

两个人在里面逛了逛,也不买什么东西,看到喜欢的就多看两眼。秦母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卖毛线的摊位上,问起了价格。

“妈,咱家毛线还有呢。”

顾瑾瑶不知道她是怎么开发出来秦母这个爱好的,她知道现在家里每个人都有了两件毛线制品。连家里的边边角角也都被她用毛线勾勒出了小布套子以防撞到人身上。

“那我不买好的。买这种回家织着玩。”秦母拿了一捆纯棉的粗线。

这种粗线,跟她以前在年代文中看到的那种劳保手套差不多粗细。很多买不起毛线的,就会买几双手套拆了团成线团。然后再织成毛衣。

顾瑾瑶没有办法,谁让这是她的婆婆呢。“那您少买点。不然公公该对我有意见了。都是我带了个坏头。”

“他敢,他现在正忙着做家具呢,才没空搭理我。”

看来秦母有点怨念啊。织毛衣难道就是无声的抗议?顾瑾瑶摇摇头表示不懂。随便他们夫妻折腾。

买了毛线,又在市场上逛了逛。走到副食品商店。“这家的糕点吃着不错。驴打滚儿,你喜不喜欢吃?”秦母在京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谁家有什么好吃的,可以说知道的清清楚楚。

顾瑾瑶对这个没有什么特殊的偏爱。在糕点铺子转了一圈,称了一斤饼干。在买零食方面,她的票证总是花不完。不爱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她在拼夕夕上买的多了。

不过夕夕上的科技与狠活比较多。她也有好几个月没有尝尝了。这次买的饼干据说是鸡蛋,面粉加糖做的。 她也就称一点回去尝尝味儿。

“不多买点?出来一趟可不容易。”秦母看她手里就拎了那么点儿饼干,想着再给她买点其他的。

“不用了,医生让我少吃呢。我买了也就饿了垫垫肚子。”顾瑾瑶拒绝。

秦母看她实在不愿意要,也不勉强。“等会儿看到其他想吃的,就跟妈说。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