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2 / 3)

看见的只是 南宫祁面不改色的模样,就连大巫师也没意识到南宫祁的情绪有何改变,因而他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非但没有博得南宫祁的认同反倒让南宫祁更为嫌弃他的存在。

胡楠基觉得他们每次见面都要重复上百遍的四句对话很无聊,若不是南宫祁的反应有趣, 他还真没兴致看下去了。

他不知道南宫祁说的适合时机是什么时候,或许不会有这个时机,但是,他想要的时机来 了。

之前他们查到太子私造兵器,他就说过,要等太子和皇帝旗鼓相当的时候再“告知”皇帝 这件事,如今,时机已到,太子企图谋反的证据终于送到皇帝面前。

太子竟然养私兵还私造兵器,企图谋反!或许是因为身体越来越差,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皇帝非但没有放弃对权势的欲望,反倒更怕自己在余下不长的时间里连权势也没了,因而在得 知太子想要谋朝篡位的时候,皇帝大怒,就算是终生囚禁太子也无法让他消气,他不仅想要废 太子,还想要太子的命!

太子到底是他儿子,皇帝想了想,觉得终生软禁比砍杀太子要好,并非他还惦记着他和太 子的父子之情,而是父亲下旨残杀儿子的事记入史册终归不好看,会抹黑他,让他留下骂名。 他打算软禁太子,软禁太子的时候发生一些“意外”可就与他无关了。

皇帝不想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求长生不死药、把道士召进宫 中,还在夏晋国内暗抓男童造成百姓恐慌、国家动荡不安,他已经注定要遗臭万年了。

皇帝在看到太子谋反的证据就气得立刻写圣旨废太子,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在写废太子的圣 旨时想到太子悲惨的下场稍稍消气,写完圣旨后,他恢复了一些理智,并没有马上颁下圣旨, 而是派人去证实密信上的证据是否真实,得到确切答案,就算早朝上有人对废太子的事有意见

他也有正当的理由堵上那些朝臣的嘴巴了。

他以为太子还不知道密谋造反的证据已经送到他面前,还打算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殊不 知在他收到密信的同时,太子也得知他知晓的事了,是以,太子在他还没下手的时候已经跑了

第二日早朝,太子没来上朝也没有生病或其他消息,等皇帝派人去把东宫找太子却发现太 子不在东宫,皇帝心中一凛,心有猜想。

没几日,皇帝的猜想成真了,失踪的太子举兵谋反,他不得不派兵镇压。

等他安排人去领兵镇压叛兵后,又受到一个打击原本还在京城的安王无声无息回到领 地了,他恨得咬牙切齿,后悔没有早点动手,放虎归山,又想派兵把安王富饶的封地夺回来, 然而,这只能是想法而不能付诸于行动,现在要对付太子的叛军还要防备鸣凤和鸿威趁虚而入 ,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兵力对付安王。

皇帝因求长生不死药忽略了安王,知道安王回到封地他才后悔,他完全不知道安王此次进 京已是做好求死的准备,只是安王没想到太子会举兵谋反,不过这对安王来说是好事,他想到 自己可以等皇帝和太子两败俱伤后坐享其成,便打消原来的算计,躲回封地等待适合的时机插 上一手。

之前一直谣传鸿威和鸣凤要排兵攻打夏晋,哪想到外面没打进来,反倒是夏晋国内打起来 了,战争让百姓恐慌,恨不得找个避世的地方躲起来,只可惜安全的避世地方少之又少,要是 去到偏僻的地方遇上战乱而趁机窜起的众多盗贼反倒会失去钱财和性命,因此有银子的人都涌 到城镇去了,城镇里有官兵镇守,再怎么乱也比荒山野岭和乡下村子安全多了。

南宫祁经常有胡楠基送来的情报,就算他没有离开京城,他也能得知京城以外发生的大事 ,尤其是两军交战的成败结果。起初,太子在皇帝毫无准备之下举兵谋反占了先机,连打几场 都赢了,然而,等皇帝派去的大军达到后,皇帝胜多,太子胜少,虽然皇帝派去的大军扭转了 局势,让太子由优势转为劣势,但是由于太子一开始连胜几场占下好几个城,皇帝的大军一时 还难以夺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