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书令官见多了这群修道的人是如何不知世事,耐心解答:“司天台是司天台,太史局是太史局,这两者不可混淆而论。司天台是台阁大人所辖,大多时候都为陛下所召,论地位,远在太史局之上。”
说罢瞥了洛元秋一眼,似有些许得意。洛元秋果然不负他所望,接着问:“那太史局呢,太史局为何不如司天台?”
司天台与太史局明争暗斗已成传统,连书令官这等凡俗之人,都忍不住要将两者拎出来比上一比,顺带踩踩太史局,他若无其事地道:“太史局?呵,太史局成立之初,不过是司天台统领众道,事务繁多,难以为继,这才下设太史局,分其劳务。你说是司天台高呢,还是太史局高呢?”
洛元秋不傻,乖乖答道:“依大人所说,自然是司天台了。”
“呵呵,下官可不是什么大人。”书令官尽量轻描淡写地抹黑太史局,“太史局受命于司天台,这是由来已久的事。云监升擢,章正教化,春夏中秋冬五官正各司其职,推历法定四时。至于掣令官……”
“那是什么?”
书令官故作可惜的叹了口气:“掣令官也就是抓抓人,不过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在俗世修行的高人?抓的都是些不入流的杂耍戏团罢了,骗骗小民而已,哪里会有什么大案?掣令也只有一点好,宵禁时可以随意走动,不过谁爱晚上到处游来荡去呢?”
洛元秋道:“如此说来,太史局管琐事,司天台是管皇家的事。”
书令官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洛元秋心中雀跃,那她求太史局也没错了!司天台管皇家的事,高高在上,他们哪里有时间理会自己?还是太史局靠谱,一听就觉得接地气。
书令官丝毫不知自己的做法已经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他见洛元秋笑,嘴角也不禁微微扬起,觉得自己暗中为司天台扳回了一局。
兹啦一声门开了,沈誉与王宣出现在二人面前,俱是一脸严肃。
书令官收了笑,连忙行礼,洛元秋也跟着一起,口称大人。
王宣与沈誉皆抖了一抖,沈誉道:“洛元秋,你是叫这名字罢?你的文书经司天台所验为真,只是近来名录已满,暂时未有空缺。若要向朝廷上报,需等到明年才行。”
洛元秋一听便道:“那大人可否再发一份玉清宝浩给我?”
书令官惊了一惊,见过狮子大开口,却没见过上来就想吞鲸吃象的!
沈誉险些将“那东西不是早就丢了吗”脱口而出,幸得王宣此时插话道:“玉清宝浩不是随意能请的,需得上奏陛下,协同礼部,由众臣在廷议定夺。”
洛元秋不知礼部是什么,想起山头的事情,不由急切道:“大人,我真的有急事,非得要玉清宝浩不可!”
还从未有人当着王宣的面这般说过话,书令官吓的魂飞魄散,额头直冒冷汗,只怕下一刻灵台大人便会开口,将这姑娘直接拖下去杖责了。
但王宣却没有爆发,只是平静地问:“你有什么急事,一定要玉清宝浩?”
洛元秋将村长想收回山头种果树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王宣与沈誉都听的异常认真,半响后沈誉点点头,对书令官说道:“写封信,送到历州知府那里,请他代为解决一下此事。”
书令官目瞪口呆,显然有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