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陵帝给他三千兵力,三年后他会交给陵帝四万精兵。
自从兴平帝建朝大裕后,陵国只发动过两次大战,一次是与梁国同谋发兵裕国,梁国打长安陵国打合州,结果被潘勇伏杀了九万精兵。一次是咸庆帝登基后,陵国与青州的黄起遴同谋再次过江,一开始是很顺利,结果遭遇了淮南水师的强力拦截,不久齐恒带大军赶到,陵国节节败退,这一战又折损了三万多兵力。
两战共折损兵力十二万,全是前面六年陆氏一族为了称帝建国与窦国舅厮杀后剩下的身经百战的精锐,虽然后面又强行招兵补足了十二万新军,却全是没有经过战场历练的新兵。
这个时候,潘勇真能交出四万精兵的话,当然是大功一件。
因此,连反对重用潘勇的文武大臣都同意了潘勇的提议。
而潘勇确实有本事,百姓之家已经征不到多少兵了,除非真的毫不在意民心,所以,潘勇盯上了陵国的心腹大患占据扬州西南、庐州东南、闽州西北近六十县的山匪、山民。
三州交汇这一带多山,战乱年间,附近的百姓甚至大族为了躲避战祸,全部移居山林之中,大族出钱出力采集山中的矿产锻造兵器,山民当中的青壮自告奋勇练习武艺,渐渐就组成了一支支山民心目中的自卫军、陵帝眼中的匪帮。
这些山民只想过太平安宁的日子,纵使有了自己的兵力,他们也不曾去附近的村镇为祸,只管在山里寻找平坦的地段开荒种地。他们不肯给陵国的官府缴纳田赋,也不肯派出青壮去服劳役,朝廷来剿匪,他们就跟朝
廷对抗,朝廷不来剿匪,双方便安然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