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忙回话道:“回太太,是七月生的。”
连氏点头,“那灵雨今后便是我们家三姑娘了,杙儿往后便称四姑娘。”又道:“小的这二个,老爷既都认作义子,便跟徽儿一般,按年岁排来该是五姑娘和五爷。”
文小河连连应是,连氏这时又指向两个丫鬟,和一个妇人,“这两个丫头是老夫人赐给你的,你还奶着个孩子,我便做主寻了个奶娘。”
文小河看向侍女奶娘。又是起身道谢:“谢过老夫人、谢过太太。”
那奶娘得了示意便走过来想要接过灵雨抱着的李霄,“三姑娘,将五爷交给奴吧。”说来李霄自进屋便十分乖觉,只抓着一只布老虎玩耍。
灵雨看向文小河,见她点头便放心将弟弟交了出去。
连氏又问了文小河几句话,便有婆子进来询问晚膳布置在何处,成姨娘和周姨娘见了便要告辞,连氏这才叫了一个丫鬟上前,“天色也不早了,熏月,你带文姨娘她们去归云轩安置下吧。”
文小河忙起身道谢,见那个叫熏月的丫鬟已经来请自己出门了,便行礼告退,带着孩子和那两个老太夫人赐的丫鬟出去,奶娘也抱着孩子跟在身后。
到了门口看见耀文,熏月笑道:“耀文小哥一同去吧。”
去往归云轩的一路上路过了不少景致,熏月也十分和善,向文小河几人介绍了起来。“这是老爷读书理事的四宜堂,再旁边就是听雨亭,远处翠竹环绕的院子是家里郎君们读书的学堂,叫鹿鸣院,不过杜家不同别家,姑娘们也在那里读书识字,等安置好了三姑娘跟五姑娘便能同去了。”
“这园子同前院是相连的,想来姨娘进来时也经过了,这园子颇大,姨娘以后要逛园子定要找个熟路的丫头带着。”她声音清脆,说到这里又娇笑起来,“姨娘不知,原来我们家大爷在园子里面宴请同窗,好几位郎君醉酒在园子里四处闲逛,大爷好一会儿不见人回来,差人去找才发现几位郎君逛进了假山迷了路。”
众人也随她一同笑了起来,唯有阿鱼觉得无趣,不知道这迷路的故事有什么好笑的。
第 9 章
文小河听到她口中的大爷,便问道:“方才在太太那里,听成姨娘介绍几位姑娘郎君,似是并未见这位大爷。”
熏月便道:“姨娘有所不知,大爷是我们家大老爷所出,还有我们家大姑娘跟五姑……”说道这里又抿嘴一笑,附身朝阿鱼探去,“现在五姑娘来了,按岁数那位姑娘该排第六了,大老爷如今带着大太太跟姑娘郎君们在任上呢,年节了才回吴县来。”
文小河点头,“原是如此。”
说话间一行人便到了归云轩,只见得一座白墙小院,墙外佳木葱茏,门栏由白石堆砌,一入门内,便见几间房屋合围一道,中空出四方庭院,庭下布青石为底,凿有一汪小池,方圆不过一仞余,内有几尾游鱼。由门口向正屋而去,有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相引,到了正屋便得见一畔一棵桑树并几株矮桂相映。
屋内摆设俱显精巧,室内皆明净秀气,熏月领着几人一路进了正屋,“这便到了,姨娘请。”又指向两个丫头道:“雁影、鹤音二位妹妹对归云轩已十分熟悉,太太那边还要奴婢伺候,熏月便告退了。”
文小河对她点点头,“劳烦熏月姑娘了。”便示意两个丫头送送。
两个丫鬟也十分伶俐,将熏月送到院门,经过正屋门口时,文耀便侍立在外,熏月笑道:“文耀小哥不去老爷那儿伺候么?”
文耀也笑答道:“一会儿便去了。”
熏月听了只道一句“这般啊。”说罢袅袅而去。
文小河见熏月出了正屋,便从奶娘手中接过孩子坐下,灵雨跟阿鱼也挨着她坐下。
看熏月走出院门,文耀才在门外道:“姨娘可有事要吩咐?”
文小河听见声音便唤他进来,雁影、鹤音送完人也正好进了屋,文小河便先问了她们姓名,“不知两位姑娘哪一个是雁影、哪一个是鹤音?”
个子稍高那个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