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让王熙凤有苦难言。

受过王熙凤辖制的赵姨娘虽然幸灾乐祸,但对于邢夫人的做派,也没少私底下和人说嘴,主打一个谁都不放过。

第122章 宝玉出家

虽然赵姨娘有些啰嗦,但惜春知道她是好意,便也耐心听着,并无半分不耐之意。

直到赵姨娘说得口干了,自己意识到说得太多了,才讪讪一笑,尴尬道:“我年纪大了,不知不觉就添了啰嗦的毛病,几位姑娘别见怪。”

惜春笑着给她添了茶,不以为意道:“姨娘哪里话?按理说,这些东西都该是我母亲教给我的。

但我不幸母亲早亡,婆婆虽然和善,但到底隔了一层,许多话不好直说。如今有姨娘肯教给我,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又岂做他想?”

见她说得真诚,赵姨娘才松了口气,陪笑道:“四姑娘不嫌我多嘴就行。”

因知晓孕中容易疲惫,几人也没多坐,陪着惜春说了会儿话,便一起告辞了。

如此过了有四五天,探春忽然来访,告诉黛玉一个惊人的消息宝玉出家了!

“什么?怎么就出家了?”黛玉大吃一惊。

探春蹙着眉,叹息着摇了摇头,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是今日接到了宝姐姐送过来的信,里面说宝玉那日正在街上闲逛,忽然遇见一个癞头和尚并一个跛足道人,三人说了一会儿话,就一起走了。”

两人正说着话,福婶拿了一封信进来,说是金陵那边送过来的。

黛玉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凤姐写的。

她忙拆开来看,见上面先是写平儿嫁了一个富商做继室,如今已经有了身孕;又说巧姐认了平儿做干娘,如今也定亲了,定给了一个会读书的秀才。

最后还有一件事,便是宝玉出家了。

上面写的极详细,把宝玉那日如何出门,街坊邻里如何看见他与和尚、道士说话,又如何仰天大笑,如何抢了那和尚的褡裢背着一起走了……一一都记录在信上。

最重要的是,对于宝玉出家,宝钗仿佛早有所料一般,照常过日子,根本没有半点伤心之色。

黛玉看完,深吸了一口气,把信纸递给了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