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满座,好些伙计丛脞奔走,门旁便是柜案,柜后有个四十来岁的掌柜,眉开眼笑地迎出来,“敢问三位贵客是打尖还是住店?”

西屏与臧志和都望着时修,时修笑道:“先吃饭,不过掌柜的,你替我找个清静之所,这厅里我坐不得。”

那掌柜的忙叫了两个伙计来,一个牵了马去安顿,一个引着他们穿过大厅,走过一方天井,进了后院,却是个花园,园中花草林木蓊薆繁茂,掩着些青砖绿瓦,原来那些屋舍就是栈房,布局不似客店,倒似大户人家的宅子,真格给人宾至如归之感。

时修笑道:“伙计,你们这栈房住一夜,价钱可不低吧?”

那伙计骄傲道:“那是,我们最便宜的一间客房是三两银子一宿。”

臧志和听来咂舌,“三两银子?你们这是神仙洞府啊?城中好的客店也不过一两银子住一夜。”

“老爷这怎么能比得?那些客店不过是让客人歇歇脚,客人去住也只图个睡觉的床铺,说不准走时还带上一身跳蚤呢。我们锦玉关的栈房可是大不一样,屋里的装潢都是比着大户人家的屋子来的,帐子是熟罗帐,桌椅板凳都是上好的木头,用的器皿也是有名的窑里烧制的,虽说是客店,只怕许多人一辈子还只有在我们这里才住得上这样好的房子呢!”

臧志和闷头嘀咕,“我一月的俸禄也才三两银子,一月节衣缩食,方住得起一晚上。”

那伙计将三人引上座假山,假山上有座八角亭,里头摆着圆案。三人坐下,随便要了几个菜,一问价钱,竟要二两多银子。别怪臧志和,连时修也咂舌,“这是我半辈子在外头吃得最贵的一顿饭。”

西屏笑了笑,吩咐伙计再将店中的好酒上一壶,待那伙计去后,和二人说道:“他这里卖的并不是栈房酒菜,卖的是一份尊荣,大富大贵的人不缺这几两银子,出门在外,但求吃得好些住得好些。那些寻常跑商文人呢,虽然心疼,可也觉得物有所值。”

臧志和道:“这有什么值的?方才听那伙计说的菜,名字倒是稀奇得很,可一问食材,都是寻常东西,难道换个好听响亮的名字,就金贵了?”

“你不是做生意的人难怪你不懂里头的行情,才刚我们从大堂进来,你看堂中坐的那些客人穿着如何?”

“穿得自然是好,寻常人等也在他们这里吃不起住不起啊。”

西屏瘪嘴一笑,“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陆三集来来往往的异乡人太多,往下是常州无锡苏州,往上是泰州,这何尝不是真正的水陆要津,咽喉据郡?许多南下北上的官员都要由此经过,他们又在乎花这几两银子么?南来北往的官人商人文人在此稍作客居,想发财的,想做官的,想成名的,各自在此结交,从此各曾门路,这样算,你还觉得那几两银子贵么?”

臧志和恍然大悟,“噢噢噢,我明白了,这卖的不是酒菜客房,卖的是人脉关系。”

“对了。”说着一看时修,满面不屑,她便斜他一眼,“你觉得我说错了?”

时修叹着摇头,“正是因为你说对了,我才觉可悲。”

“哼,你以为谁都像你,不求升官发财,只安于做个小小推官么?这世上,向来是有钱的想更有钱,有名的想流芳百世,做官的想做最大的官,你借我的名,我借他的势,他借你的利,捆成一团,这就是烈火烹油的人世间。”

时修半晌无言,起身到亭边吴王靠上坐着,眼睛朝四下里眺望,忽觉这园子有些眼熟,竟像是缩小了一些的姜家花园。

他忙向西屏招手,“你过来看,这亭台楼阁的布局,像不像姜家的府宅?只是地方不及姜家宅子大,紧促了许多。”

怪不得才刚跟着进来时就有些熟悉之感,西屏忙绕着亭子往下看,“布局还真是一样!方才说这位老板姓娄,是不是他沿了你姨父生前的思路造了这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