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2 / 3)

重严惩,也好让他长长记性、受受教训。”说罢,又是一阵磕头如捣蒜。

一旁的胤礽见状,微微颔首,随即朝着身旁的何柱使了个眼色。何柱心领神会,连忙上前几步,伸手将梁九功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来,并轻声宽慰道:“梁公公快快起身吧,地上凉着呢。您放心便是,皇上既然如此信任您师徒二人,自然不会亏待你们的。”

待梁九功站稳身形后,胤礽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行了,朕知晓你疼爱自家徒儿。不过此次交给他办的事儿倒也不算繁杂。朕呢,短时间内是没打算回紫禁城了。然而宫中的那些太妃以及众多宫人依旧需要有人妥善看顾管理才行。

原本此事交由何柱去操持最为妥当,但朕平素用惯了他,实在不舍得让他此时回京办事,思来想去,也唯有拜托梁谙达您精心调教出来的这位高徒代劳啦。

放心吧!朕定会赐予他大内副总管这一职位,而且此职仅位于何柱之下。待他年迈体衰,无法再胜任工作之时,自会有人妥善照料其晚年生活,使其老有所依,绝不会落得无人问津的凄惨下场。”

对于这一点,梁九功内心深处对眼前这位圣上充满了信任与感激之情。想当年,自己不过是在皇上年幼之际多帮扶了几把而已。然而,即便如今太上皇已然仙逝,但自己依旧能够安然地于园子之中享受悠闲的养老时光。

在那座园子里,各类美食应有尽有,下人们更是尽心尽力地侍奉着,没有任何人敢对他有丝毫的怠慢或不敬之处。

他们这群身为太监之人,一生奋力拼搏,所求无非就是待到年老力衰时,能够拥有一个安稳舒适的栖身之所罢了。

于是乎,梁九功当即便对着皇上连连叩头谢恩,口中不停念叨着皇上的仁德与宽厚。直至何柱亲自将他一路护送回,梁九功仍未停止对皇上的赞美之词,满心欢喜地回味着皇上给予的恩赐和关怀。

而此时前殿的胤礽,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曾经得到过梁九功悉心相助的岁月,同时回忆起自己所历经的种种艰辛困苦。再望着眼前这一片祥和美好的景象,他不禁心生感慨,只觉此刻所拥有的一切仿佛如同一场绚丽多彩却又虚幻迷离的梦境一般,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不过对于布尔和之前提出的成太嫔一事,胤礽还是决定找七弟讲一讲,不管怎么样,这事还是要解决的,一个德太嫔能够发现,那么保不齐其他人也会很快知晓。

这种事情,私底下怎样都可以,可要是摆在明面上,那就是打皇家的脸了。

第273章成太嫔将要歿了

淳郡王回到寿康园时已是第三天的正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些许温暖,但寒风依旧凛冽。恰巧此时正值用午膳之际,布尔和见此情形,赶忙命人将精心准备的饭菜送至前殿,并特意嘱咐让兄弟二人单独享用,也好借此机会叙叙旧、谈谈心。

说来也是情有可原,今年由淳郡王负责前往威海卫操练兵马。再加上近来天气状况不佳,时常降雪降雨,道路泥泞难行。能在隔日便赶回京城,如此速度已算相当之快。当胤礽看到胤祐一路顶风冒雪归来后的那副狼狈模样时,心中不禁一紧,连忙吩咐何柱带他到偏殿洗漱一番。

待一切收拾妥当后,太医又前来为其诊脉。经过一番仔细诊断,太医开了方子,让人熬制了一大碗姜汤以及一碗汤药。胤祐虽面露苦色,但还是乖乖地喝下了所有药物。

好不容易喝完最后一口,胤祐摸着被撑得圆滚滚的肚子,艰难地挪到胤礽对面坐下,抱怨道:“皇上您这也太夸张了吧!微臣不过就是受了点风寒罢了,以我这强健的身体素质,根本就不会有大碍的呀,实在没必要让我喝那么一大碗姜汤,还有整整一碗药啊!”

听到弟弟这般埋怨,胤礽先是觉得自己刚才似乎确实有些小题大做了。然而,当他听到胤祐后面那句话时,瞬间又挺直了腰板,义正言辞地反驳道:“你懂什么?太医既然开了药方,自然有他的道理。良药苦口利于病,朕这也是关心则乱嘛!”

说完这些胤礽又想到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