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结,花样各色,有那双蝶结、如意结、团锦结、双鱼结、藻井结,看着别出心裁,甚是雅致。顾早暗叹三姐这手艺自己怕是再多长十个手指头也是望尘莫及。后院一间大些用做操作间,还剩三间屋子,青武独个一间,三姐和柳枣一间,顾早便和方氏一道了。虽都窄小得很,只是比起那染院桥却是好了无数,方氏三姐青武个个是笑容满面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样样已是妥当,如今就剩下个大字招牌了。牌子自然就是刘虎做的那块,只是这饭铺起个什么名字,却是叫顾早一家费了不少脑筋。青武读过书,起的是些文邹邹的诸如静颐洲、玉馔堂、砚逸楼等等,被顾早一一否决了,不是不好,只是着如今要吸引的客源应还是附近的市井和集市中人,名字起得太过文雅,只怕会赶跑人;方氏想的却是些旺财、福来的,还没说完也被一致拍死。全家正冥思苦想,三姐突地眼睛一亮道:“莫若就叫萝卜西施馆?姐姐你本就有这绰号,州桥夜市一带的人都知道;这里离那也不远,店名就这样叫了,不但让人知道咱家的萝卜好吃,可以引来老客,听起来也是十分有趣难忘呢。”
三姐这提议方氏几个都是觉得好,只顾早觉得不妥,想来想去竟是想不出个妥当的别名,只好先放下了,只是让青武写了两道红纸对联,左曰:酸甜冷热面面俱到,右道:春夏秋冬日日满足。这其实是顾早从前在一家饭馆门口偶然看到过的,觉得十分有趣印象深刻,此时想起了,觉得用在自家这饭铺也颇妥帖,便念了叫青武写下。青武提笔唰唰几下便成了,看起来竟也是龙飞凤舞的十分好看,顾早夸了下他,青武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露出腼腆之色。
此时离那元宵也没几日了,顾早想着就这两日便可开门营业了。她之前已是托了沈娘子,说柳枣回了便让带到此处的,只是左等右等也没见过来,特意又跑了趟染院桥的沈娘子家,也说始终没见她回过。顾早回了马行街想起柳枣刚来之时身上那乌青印痕,心中便有些不安起来。再过一日,便是方氏也问起了柳枣,顾早想了下,便去从前介绍柳枣过来的那牙侩处问过了她家地址,决定亲自去那十里镇瞧瞧。青武却是要到元宵后才去学堂的,也说一道要去。顾早知他担心路有些远,不放心自己独自过去,瞧他如今也是个小大人的模样了,便也笑着应了。
四十章 十里镇,黄河渡口
顾早一家当日从十里镇走水路弯弯折折地费了两日才到东京,如今自己雇了辆马车出了西城的东水门走陆,却是不过费了半日多的功夫就到了镇上。
这十里镇虽是名为镇,除了中心靠近河埠头一片巴掌大的集市热闹些,余下的地瞧起来也不过是个大些的村庄罢了。顾早和青武两人提了从城里铺子买来的一大盒糖饼,一问着寻了过去,最后终是在庄子边上的几间黄土茅舍前停了下来,那门已是斑驳得长了苔痕,边上两个七八岁模样的女孩正蹲在泥地上玩着抓石子,其中一个大些的身上穿的正是顾早冬至前买给柳枣的那件红棉袄,只是穿在那女孩身上,有些大,此刻那衣角都拖到了地上,沾了一圈黑黑泥巴。
青武有些担心地看了一眼顾早,却见她只是略略皱了下眉头,就走了过去笑问:“这里可是柳枣的家?”
那两个女孩抬起了脸对望了一眼,其中那大些的便站了起来直着脖朝屋里喊了几声,一个妇人的声音响了起来,听起来似是很不耐烦:“二丫又是有要饭来吗?不是叫你赶走了么?还是大正月里的嚎丧什么?触了霉头……”
话说着,顾早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走了出来,面皮有些蜡黄,头发胡乱叉在了头顶,身上衣服也是不大齐整,只是那肚子已是挺得有些圆滚滚了,想来便是柳枣的那个后娘了。
那妇人瞧见门口立着的顾早和青武二人,有些惊讶,一时倒是说不出话了。
顾早朝她微微点了下头:“我便是那京里顾家的,你家柳枣年前答应了要回去帮工的,我瞧她恁久也没回,趁了今日有空,来瞧下,若是方便就一道带了她回去的。”
那妇人听顾早如此说道,脸色微微一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