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希望原配复婚,把这个孩子也当成亲生的养。”
“啊!我的四十米大刀按捺不住了!”
……
沈家。
亲戚电话又打过来了。
沈母本来都不想接了,但想了想还是接了。
“哟,素枝啊,怎么那么久才接电话啊?”
“我就说嘛!那个孩子跟你们家平江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果然是亲生的!”
“本来我还以为只是养久了才会这么像呢。”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件值得安慰的事情,你们母子俩至少不用给别人养孩子是不是?”
……
这字字句句都往沈母的肺管子上面戳。
气的沈母恶狠狠地挂断了电话!
“太欺负人了这也!”
沈母抹了一把眼泪,看向儿子,“这件事你伯母知道了,还特意打电话嘲笑我呢!”
“你说她这个人怎么就那么没有同情心呢?”
“咱家现在都这样了,她还这样!”
沈母说这话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嘲笑自己妯娌的。
妯娌两个人,无非就是比婆婆对彼此的付出,比各自的丈夫,长相到身高,最后是能力。
然后就是比孩子。
沈母跟沈大伯母比起来,一直都是输的。
沈大伯母先进门,那个时候她们的婆婆还年轻,身体也不错。
所以沈大伯家的孩子几乎都是婆婆一手带大的。
但沈母的孩子,她婆婆就没带一个。
人的感情除了靠血缘维系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靠相处维系。
所以沈老太太临死的时候心里惦记的还是沈大伯家的几个孩子。
后来比男人,沈母的男人,也就是沈父身高比不上沈大伯。
长相上算是各有千秋。
沈母一直都不承认自己输了。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穷的人,也没有特别有钱的。
也就是大家都穷得很稳定。
但鸡毛蒜皮的事情也有的比,比如谁家今天吃排骨了,谁家吃清水烫面了,又比如谁买新衣服了。
只是没过多久,沈父就生病去世了,沈母一下子就输了个彻底。
再后来,比孩子。
这一点,沈母从一开始就输了。
沈大伯母进门一个月就怀上了,可沈母进门一直怀不上,好不容易才生了一儿一女,男人没了,她还想生也没条件。
但沈大伯母有六个孩子。
后来好不容易沈平江开了水果店赚了钱,那段时间,沈母没少挺直腰杆子跟沈大伯母吹嘘。
最重要的是,沈大伯母的小儿子和小儿媳搞什么“丁克”。
就是不生孩子。
为此,沈母没少嘲笑她。
说她的老幺不要孩子绝户头了。
第225章 一分都不让他们赚
可能在年轻人看来,什么绝户头?根本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自己都活不起了,谁管后代?
新一代的孩子们不婚不育,你要是说人家绝户头,人家还高兴。
但老一辈不一样。
你要是说人家绝户头,那就是把人家得罪死了,跟人结下生死大仇了!
好在这些难听话没传到沈大伯母耳朵里。
如果传到她耳朵里,就绝对不是给沈母打电话嘲笑她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