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前五十,一学期一毛。

年级前一百,一学期三分。

华玉萍是年纪第五,长期保持在年纪前十,所以她每个学期都能拿到三毛钱的奖学金。

就在这时,华母忽然开口说:“校长,老实说,你们学校的奖学金是真的有点少。当初要不是听说你们学校好,升学率高,是整个A市考上清北最多的高中,我们家三丫肯定就去滨和了。”

乔月只觉得“滨和”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她问郁玫,“滨和不是初中吗?”

郁玫说:“你不是A市本地人吗?”

乔月还真不是,她摇头,“我本来是江市人,为了上更好的学校,家里才在A市买房转过来的。”

郁玫“哇”了一声,“那叔叔阿姨对你的教育很重视啊。”

乔月很谦虚,“那肯定的。”

这个所谓的“叔叔阿姨”就是她自己啊!

她当然是重视教育的。

当然,乔月并不是怨怪乔爸乔妈,只是以他们的见识和远见想不到这一点。

而且他们也没能力给她和弟弟妹妹转学。

好在她有能力。

郁玫继续说:“那就难怪了,你刚转过来,又不是A市本地人,怪不得不知道。滨和本来是一所有名的私立贵族学校。”

“那里学费很高,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部,高中部,如果家里有钱,从幼儿园到小学都给你包圆了。”

“只是后来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就把小学和初中部归为公立了。目前滨和幼儿园和滨和高中还是私立的。”

“滨和一直都在抢生源。”

“如果中考成绩好去那里确实待遇很好。不仅学杂费全免,还有奖学金。”

“当然,压力也大。”

郁玫压低了声音小声说,“我还听说那里收了很多咱们A市有钱人的孩子,那些人家里是真的非富即贵,一般人根本惹不起。”

“不过这么说倒是奇怪了,华玉萍这样的人,她父母怎么会没让她去滨和呢?”

“如果去了滨和,祸害的就不是咱们了。”

华母继续说:“当然,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滨和那边也太小气了,奖学金都不肯直接打给学生的父母,而是直接抵扣学费,可是当时不是说我家三丫成绩好免学费吗?为什么还要抵扣?”

“就因为这个,我们才来二中的。”

“可你们二中更抠,我家三丫那么好的成绩,年级前十,每个学期只有五分钱!那能干啥?”

校长和教导主任以及年级段主任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复杂。

三班的班主任应老师没多想,立即就说:“华玉萍妈妈,你是不是说错了?”

“我们学校的奖学金都是有规章制度的。”

“不可能乱来的。”

“年级第一,一学期五毛。”

“年级前十,一学期三毛。”

“年级前五十,一学期一毛。”

“年级前一百,一学期三分。”

“华玉萍同学每学期都能保持前十的好成绩,一个学期有三毛啊!怎么可能是五分钱?”

华母一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你是谁啊?”

应老师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我是三班的班主任。”

华母说:“三班?对,我三丫就在三班。”

“可是我家三丫每学期只给家里五分,根本就不是你说的三毛!”

应老师也意识到不对劲,但望着站在栏杆边上,试图往外跑的华玉萍,应老师沉默了。

他猜到了,华玉萍或许跟自己的父母撒谎了。

这叫什么事啊?

这都是什么人啊?

老实说华玉萍学习确实很努力,成绩也非常不错。

但她跟她妈的这个品德……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

应老师尴尬得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