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而烟雨先生震惊的地方则在于黎青颜的“实”。

黎青颜不只说了思想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比如在乡镇建立学堂,慢慢渗透全民识字。

比如建立官方书铺,开放抄书与借书,使得更多的百姓可以『摸』到书本,醒得道理。

比如……

甚至于,在黎青颜的文章里,有一个很严谨的“五年计划”。

单从这一点来看,黎青颜的文章同前四位便截然不同。

前四位,可以说还在讲思想理念问题,黎青颜这篇文章,已然可以上表奏折,是一套初步完善的教育国策方论。

如此举一反三的机敏应变能力,烟雨先生眼中的欣赏之意激起,比方才看向夏谦的目光还要热切。

而且,以烟雨先生的才学造诣,他已然懂得了黎青颜在写下这篇名为“论述如何将名士和名仕的榜样作用发挥极致”的文章,背后的深意和出发点。

这也是,黎青颜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论夏谦,还是白景书,他们皆是从皇权角度出发去论述,在皇权之下的名士和名仕的表现,不论是起到忠君爱国的榜样力量,还是需要掌握尺度,皆是这般。

但黎青颜,却是以民为本,以国为本,她所写的文章,是真正在为民和为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