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大嫂也做了胎、婆婆又精力有限,到底是出来管家了,终归是勉强撑起来的,到了泰安姐儿洗三这天,偏又有些不好,总是亲姑姑,宁可损些名声也不忍过了病气给内侄女儿,终是没来,贺礼却也没比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薛家俭薄几分,也是做姑姑的一片疼爱之心了。

史氏也体谅两个姑太太各有缘故,只是她第一胎得了个鸾姐儿,虽说当时老太太并没说什么,还劝她先开花、后结果,也是个好字,可她到底不自在,尤其不到半年,比她后进门后坐胎的张氏就生下王家这一代的嫡长孙儿。也是后来老太太病中丧后,妯娌两个相互扶持,仁哥儿又实在可爱孝顺,对她这做伯娘的竟是比对亲娘还嘴甜几分,往外头去了,就是看到朵新奇点儿的野花野草,也要巴巴儿摘了来给她看有时候若是实在难得,只遇见独一无二的一份儿,还连张氏也不给,就独独给了鸾姐儿!如此再三,史氏虽是个将门侯府出身、最是要强的,也不禁真拿仁哥儿当心肝儿待,那点子不自在也才算彻底散去了。

就是腹中这一胎,原是保不住的,都亏了张氏帮着、小叔忙着搜摸的好药丸子,方才坐稳了,史氏素日也想着,就是个哥儿,也定当教导他孝顺叔叔尊敬兄长,到底王家人丁有限,两下里相互扶持才是大家兴旺之道。甚至都想过,就是万一还是个姐儿,能养下来给鸾姐儿做个伴,也比连胎都坐不住的有福气……可临了临了,拼得一身疲惫生下来,回头听说老爷连新生的姐儿都没看上一眼,只顾着在屏风外头等太医给她诊脉,史氏到底又是甜蜜又是心酸。甜蜜的自然是得夫如此,就是侯府嫡长孙女低嫁了个连二等将军都没挣上、云骑尉也是老太太遗折才求来的又如何?不管高嫁低嫁,只难得有情人!可越是觉出王子腾的好、越是心里头甜蜜,也就越是心酸,这么好的郎君,自己却偏偏没能给他生下个延续香火的子嗣!眼看着嫁进来都六年了,偏偏第一个是姐儿,这一个还是个姐儿!

就是后来王子腾一确定她身子安好,又喜滋滋出去亲手抱了泰安姐儿来给她看,又说了取了大名偗字等,丝毫没有嫌弃闺女的意思,史氏到底心里发狠,誓要给夫君早日得个哥儿延续香火才好!

这连带着,对于那京中近年才兴起的,那由夫家姐妹添加的莲蓬儿,也不免多了几分期待。不求什么金啊玉啊的,就取那个好兆头,时下又正好是暑天,新鲜莲蓬且还有呢!史氏原想着大姑太太远嫁金陵也近五年了,这京中新兴起的习俗不知道也不一定,赶不回来更是正常,但二姑太太近在京中,虽说前些时候流了个胎儿,但那时候史氏也不顾自己身子不便、也不管那时外头还地动未消,硬是拼着一口气,和张氏一道儿到贾家探望了好几回,也为王子腾婉拒她将珠哥儿送来的事儿做了解释,又教了她好些应对地动的诀窍,最后一回是一个半月前,那时候王氏小产都过了满了一月了,气色看着也还好,太医也说了只要好生将养,并不妨碍子嗣……史氏原想着,再怎么说,这二姑太太也得来给泰安姐儿添个莲蓬儿、带点子招弟连子的喜气吧?却不想,大姑太太好歹还让嬷嬷们带了一对儿白玉莲蓬的小摆件儿过来,二姑太太却连在池子里头现摘一个来!

就是病中精神短,可都能管家理事了,怎么就疏忽至此?

史氏也不很信得了姑太太一个莲蓬儿就真能生个哥儿出来,可到底也不好说就不信了,因此不免郁郁,只也知道这二姑太太虽不是王子腾一母同胞的,但也是正经记在婆母名下,生母又是婆母的庶出妹妹,据说在婆母过身后还很是照看了王子腾兄妹几年,那时候小叔身子骨还弱着,不说七灾八难,到底他是没亲生爹娘疼爱的,老太爷老太太多看顾他一些都成了习惯,于王子腾兄妹反而难免疏忽一二,据说很亏了这位庶母照应。且二姑太太虽说看着木讷,却很会来事,说起来她没进门时,王子腾身上的针线,倒是这不同母的二妹做得都比同母的大妹多些,就是她进了门儿,那二姑太太给自己绣嫁妆的时候,也都没少了这嫡亲哥哥的扇套荷包儿……

如此种种情分,哪怕王子腾前儿才连珠哥儿住进来都婉拒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