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华美的高阁楼台,我们周家与之相比,尚能勉强入眼。”

黛蓝色春衣的少年立在杏花树下微微发呆,须臾后,林殊文反应过来周氏正在与自己说客套话。

他合起唇抿了抿,认真道:“方才眼观几路,见山野如黛,水清似玉,城内阁楼虽多,却无眼前乡野秀丽旷然之美,宅院隐于花色下,不失为桃源仙乡之境,不同的美何必比较。”

周氏笑不合嘴:“小林先生当真是念过书的,说的话和咱们村里人都不同。”

林殊文脸色微红,不知作何回答。

周家能发展到今日,处事手段和普通人自然不一样。

周氏已经看出林殊文性子腼腆,好在肚子里真有些墨水,性子柔和内敛,不像那位冯先生仗着自己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从而心气高傲,遂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招出来。

周氏把儿女揽在身前:“这位是给你们找来的林先生,与先生问好。”

两个孩子不过六七岁,乖乖向林殊文道“先生好”,性子瞧起来都有几分害羞,林殊文忽然就没那么紧张了。

他询问孩子们平日学的书籍,打听原来那位先生的授学方式,慢慢摸清了大概。

孩子接触的学识很少,带他们并不难,先从简易通读的《三字经》教起。

专门供孩子念书的学房陈设简雅,周氏隔着门帘观察林殊文和自家孩子互动,默默点头。

林殊文先尝试授学半个时辰,孩子听话,过程还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