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他们心中这么想着, 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李令月眼见着嬴政对红薯东瞅瞅, 西看看, 一副颇为好奇的模样,上?前道:“陛下不如亲自来选几个红薯吧,我命人拿下去?烤一烤,咱们午食就吃这个了。”

想起烤红薯那香甜软糯的口感, 李令月便?不由吸溜了一声?。

虽说?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 如今红薯在大唐境内早已广泛种植, 不算什么金贵的作物了, 但秦国缺啊!自她来到这战国时代之后, 已经一年没吃过?烤红薯了!

李令月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在没有条件的时候, 有些东西她压根儿就不会去?想。

但现在, 她既然有条件丰富自己的菜色了, 还不许她捣鼓一番吗?

嬴政看着她面上?丰富的表情, 感到很有意思?。他按照李令月所言, 选了几个看起来个大而饱满的红薯, 交予身边的近侍, 而后走到了李令月的身边。

“这红薯……当真那么美味?”

李令月肯定地点了点头:“廉价而又美味。不仅可以?拿来烤着吃, 还可以?制成红薯饼,红薯饭, 红薯条。当然,最重要的是,红薯产量极高?,便?是普通黔首也能吃得起。红薯藤亦可拿来入药或是制菜。”

她眼神?放空,似是陷入了回忆中:“在我年幼之时,有几处地方闹起了灾荒,那场灾荒持续了很久。朝廷虽就近调了赈灾粮食,却仍然如同?杯水车薪。后来,还是靠着红薯,才勉强让那几处地方从灾荒中走了出来。”

嬴政闻言,对这红薯添了几分重视。他就着身边近侍递过?来的铜盆净了手,而后问?道:“这红薯在我秦国境内都?能种植吗?”

“要看土质。”亲自栽培过?红薯的李令月对此很有些心得:“这红薯适合栽种在半沙半土的土壤中,施以?适量的肥料……”

嬴政一面听着她的话,一面在心中盘算着即刻便?命人去?勘测秦国境内究竟有多少土地适合种植红薯。

秦国如今总的来说?还是人少地多,即便?如李令月所言,这红薯不能连种,需要轮种,他们也不愁没地可以?轮换。

对于嬴政而言,掌握这种高?产作物,在接下来的“灭国战”中便?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年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不是发生在这国便?是那国。

若是发生在秦国,强大的粮食储备可让秦国安稳度过?这些灾害,若是发生在他国,秦国便?可以?粮食来牵制那些国家。

李令月曾详细为嬴政阐述过?,该如何以?经济的形式来牵制他国。嬴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向很强,自然很快便?能从这方面来考虑问?题了。

当然,嬴政也明白,想要做到这一点,秦国必定要有强大的粮食储备量,让其余国家逐渐依赖于从秦国进口粮食,目前秦国的粮食储备粮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嬴政心头一片火热。

看样子,他得想法子尽快扩大秦国的粮食生产量了。与之相比,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产业,可以?渐渐移交给山东六国。

比方说?,手纸与宣纸。

印刷术还需要掌握在秦国的手中,以?确保秦国对“纸质出版物”的话语权,但手纸与宣纸这类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线,却可以?移交给六国。

正好秦国已经因为手纸与宣纸等物,从六国国君和贵族身上?狠狠捞了不止一笔了。这羊毛再继续薅下去?,只怕六国国君和勋贵就要顶不住了。

在这时候,秦王若是肯将造纸厂搬到山东六国去?,减少六国国君和贵族的用纸成本,他们定然是乐意的。

届时,六国出了场地,出了人,秦国赚了钱,赚了名声?,还能为六国黔首提供工作岗位,以?此来归拢六国之地的民心。而秦国的黔首们也不必再为来自六国的订单而赶工,自然能腾出手来种植小麦、红薯等作物。

考虑到这次,蒙恬与李信从大月氏、匈奴等部带了不少牛羊回来,这些牛羊也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