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了,其中有几次他恰好在现场,那些书生接受美婢时,眼睛都要冒绿光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们的兴奋。

如此一对比,确实显得九思一心事业,对于美色无动于衷。

朱家家主又说:“三十郎,你且记住……”

朱延年立刻刹住思想,专心地、信任地看向家主,听得对方说:“你进官场之后,要跟紧陆九思的脚步,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他需要人冲锋,你就冲上去,如果有哪里需要家族帮忙的,就写信回来。”

“咱们朱家起家就是因为知道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现如今又到选择之时了。”

“三十郎,如今朱家的担子,就到你身上了。”

这一日谈话,朱延年已记得不多,只记着两件事:

第一,紧跟陆安的步伐,对方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第二,自己该担起家族的担子了。

*

那陆安在干什么呢?

陆安在和自己家的佃户交流感情。

她带着学生们一起行事,让学生们记住她的做法,记住如何走访乡里,如何考察佃户家庭情况,如何记录堰塘和河流溪流的辐射田地情况。

一天下来,所带竹篇已塞满了背篓。

但与此同时,陆安已经对自己的佃户还有农庄情况了如指掌,再也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一个个实地数据的支撑。

包括自家佃户的性格,谁憨谁滑,谁奸谁勤,也有了初步了解。

“到了这一步,就该加强我们和佃户间的联系,让他们更认可我们了。”

陆安对学生说:“此前我多日未回来讲故事,还给予他们荣誉,这一招虽好,却与他们终究有了距离感,此时发现了问题,便该改正。”

学生们一边做笔记,一边问:“那该如何改正呢?”

当天晚上,陆安请了村子里的佃户们前来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