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3 / 3)

去京城?”

如晴点头,“是的,二哥确实是这样说的。”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道“知义这孩子一向早熟,又独具慧眼,他这般行事,也自有他的道理。行,去告诉你老子,咱们都不要去了,免得到时候得红眼病。”

如晴忍着笑,又去见方敬澜。方敬澜却不若老太太这那般好打发,闻言忍不住斥道:“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大道理?人家都发了请简,我就算不去,但靖王府的面子可不能不给?为父教他的文明礼仪都学哪去了?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顿了下,呷了口茶,又继续道:“知义与李骁一同拜在傅老将军门下,算是同门师兄弟,而李骁与知义私下里又是这般交好。于情于理,不看在我那庶弟的面上,也得看在李骁的面上。这回咱们不但要去,还得带足了厚礼。”忽然觉得如晴这个十岁的小丫头,说了也是白说,又穿戴一新,直奔老太太屋里,与老太太惮明道理。

方敬澜的意思是这样的,你老三仗着女儿嫁进靖王府就可以嘲笑我了不是?好,你有你的背景,我也有我的门路,我儿子知义与靖王世子可是同门师兄弟耶,并且异常交好。我这回之所以进京,可不是来喝你女儿嫁女喜酒,而是直接去靖王府,喝李骁的喜洒。

当如晴明白方敬澜所打的主意时,喷笑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便宜老爹果然是人精似的人物,居然连这种主意也想得出。

老太太也明白过来,吃惊之余,也是久久找不回语言。不过,最终倒也同意了,但她仍是坚决不去的。

老太太不去,如晴想当然也不会去凑那个热闹了,如美成天在如善耳边劝服她,“去嘛,怎么不去呢?京城可好玩了。我可告诉你,京城不但繁华,还有好多你想都想不到的新鲜玩意呢。”劝了半天仍是劝不动,不由泄气,忍不住又骂如晴土包子样,见不得世面。

.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举报溺水小刀

帖子:1金币:506威望:5853注册时间:2012-01-16.发私信关注TA

.发表于2012-04-1917:24只看该作者

124#.

寒冷的腊月携着阴冷的寒风翩翩而至,方敬澜李氏携如美如善知廉等人带足了礼物,齐去京城,只留下老太太和如晴祖孙两人,没了李氏的管束,如晴那个得意,如脱疆的野马,几乎玩疯掉了。不过如晴再如何的玩翻天,在老太太跟前,却不敢造次。因为先前管家的李氏去了京城,府里大小锁事便交由老太太手头。

先前李氏一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居然脑残地想以理家大权给新媳妇排头,却不料反被削得只剩下渣子,心头那个悔恨万分,所幸知礼很快赴京任职,何氏也跟着去了,理家大权又重回到李氏手头,对于失而复得的权利,李氏这回可是握得死紧,赶紧又上了一批自己人,打发了何氏提拔上来的新人。

何氏倒也聪明,知道自己走后,她提拔的新人肯定会糟受李氏火力开炮,是以在临走前便把大半新人都带走了,美其名曰:她那素来疼爱女儿的父母,已在京城给知礼这个女婿买好了房子,这些下人一并带过去,刚好够差使。

李氏求之不得呢,可这样一来,府里便少了许多人手。又找人伢子来补齐人手,还未,便又随方敬澜去了京城,齐州城离京师路途遥远,李氏这一回去,肯定还要回娘家一躺走亲访友又得耽搁好些天,估计一个月内是回不来的。这些新来的奴仆,便暂时由老太太管束了。

如晴每日跟在老太太身边,帮忙,打个下手,顺道取经。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且略为充实地过了下去,转眼间,元旦已然来临,如晴又收到了知义从大同寄来的信,及一破烂包裹,信上就几个简单的字,“送汝台砚,当用心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