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3)

的更熟练。你好生反思一下你这些年的作为,”

方敬宣反驳,“娘,我也有的呀----”

“那你如何做的?与助姑爷升官的何家翻脸?这就你所謂的贤妻?”

方敬宣不再言语了。

老太太又无耐,又气愤,末了又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可赵家你自己选的夫家,当初我就曾再三问过你的主意,你偏一意孤行---”

“娘,都陈年往事了,还提他做甚?”

老太太忽然想到了什么,陡地疑目盯视着自己的女儿,“刘家子已致仕,刘乾坤也由正六品院判升成正五品院使官。听说也走的何家的门路。刘家与何家并无多大关系,不过同僚之宜罢了。而赵家,总归与何家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刘家堂堂正正升了一级,而姑爷却只升了半品,并且品秩还很低,你否---就因此事而恼上何家,认为他们亲疏不分?没有尽力相帮?也不?”最后几句话老太太说得严厉。

方敬宣咬着唇,头低得更低了。

如晴先不明所以,但来回看了母女俩的神色,暗呼一声,女人呀,果然虚荣爱攀比的动物呢。

从女儿的神情可以得出最终原因的老太太几乎恨铁不成钢了,恨不得拿了棒槌敲打她一番才,但想着这赵家地盘,也就生生忍住,又苦口婆心地劝道:“刘家的事你就别往多处想了,人家医术确实精湛,又会做人,其虽小门小户的,但我听说人家从不与人交恶,在外头从来都和和气气的,并不与谁置气。在官场上,人缘也很好。刘乾坤升成院使也合情合理的。就算没有何家从中相助,也如囊中之物。何家不过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而已。倒姑爷,人家确尽了心力的。你为着一已之私让自己落得如今这种下场,也你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方敬宣抿了抿唇,神色惶恐,“母亲,女儿真的知错了。您就不要再说了。”

老太太轻哼一声,“但愿你知错了吧。抽个时间,亲自向知礼媳妇道个歉。要真心真意的。知礼媳妇我还很满意的,做事有分寸,又有手腕,你瞧瞧,如今都怀有身孕,仍把家中外外的事管得妥贴。若你有她的半分本事,我也不必替你操这个心了。不过,豫郡王妃和那永宁伯,你还疏远些好。”

方敬宣不解。

“听我的准没错。当娘的还会害你不成?”

方敬宣勉强点头,她也知道自己母亲的厉害,可惜自己却个榆木脑袋,没有遗传到母亲的精明与厉害,只能任人宰割。

老太太教育了方敬宣后,午饭也没吃便离开了。方敬宣再三挽留无果,只得跺脚低叫,“母亲,女儿嫁入赵家这些年,您还第一次登门。若连个饭都不吃,那女儿又有何颜面面对公婆妯娌?”

老太太道:“你怕个甚?若有人问起我来,你就说赵家来了贵客,我也不好叨扰。不就完了?”

离了赵府,在回方家的路上,如晴偷偷瞟了老太太疑重的视色,小心翼翼地开口,“奶奶,有件事我仍不大明白。”

老太太瞟她一眼,“你这丫头一向比旁人都要看得通透,又想到了什么疑点,尽管说吧。”

如晴嘿嘿低笑,“按理说,这赵家如今没落的不成样了,可赵家的姑奶奶可堂堂豫郡王府的王妃,为何不走豫郡王的门路,偏要拐那么大的弯,找上大嫂子呢?”

老太太目光一疑,望了如晴一眼,“你说的倒也有道理。我倒给忘了赵家还有豫郡王这个王爷女婿。不过,这豫郡王居然没有出手相帮,却也奇怪。”

如晴点头,“呀,尤其刚才,瞧那豫郡王妃在自个娘家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驾势,把自己的亲嫂子都毫不瞧进眼。我就觉得奇怪呢。豫郡王妃高嫁,按理说,娘家有难,也得帮扶一把吧,可姑爷升官,却走的何家的门路,与豫郡王府毫无相干。可姑姑的嫂子却还谄媚的巴结着他们。”

老太太仔细回想着刚才在赵家发生的一切,缓缓笑着,“了,那文氏想与豫郡王府来个亲上加亲。可赵家两个姑娘却对永宁伯世子有兴趣。这永宁伯表现也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