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轻女的多,偶尔偏心儿子,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日后注意就行。
马上就要到中秋了,天气逐渐转凉。冷暖交替时节,感冒激增。罗衣圈住两个孩子不许出门,这年头,这地段,感冒了就是跟天挣命!恰好此时罗衣再次怀孕,更是重点保护。好容易熬过中秋,气温稳定下来,流感状况减轻时大家才松了口气。
可惜侯家还是死了一个孩子,大约是感冒转肺炎,高烧了三天没了。上山的那天,运着孩子的尸体的板车路过县衙前的马路,罗衣在后院都能听到那个孩子的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一直绵延到很远很远的山头。路人见状纷纷落泪,罗衣心里也不好受。后世夭折的极少,而这个时代,隔三差五各种死小孩。太难受了!
为此,罗衣发了个帖子,把几大家的宗妇全都请到家里来,必须得给他们宣传一下育儿知识了!即便是同时代的京城,也比这里强!
县令孺人有召唤,便是有事也要腾出空来,何况各宗妇都是有预留交际时间的。接到帖子的次日,纷纷带了一大堆礼物拜访――看孕妇么。
罗衣端坐在主位上,受了众人的礼。开门见山的道:“前日侯家一个小子没了,他阿妈一路哭上山,我听见很是难过。”
侯婶子便道:“搅了孺人清净,真是对不住。”说着这话心理有些惴惴的,没惊着胎气吧?
罗衣摇头道:“不是为这,我使人问了一下,年年总有这事,一春一秋更多。我们总得想个办法。”
杨婶子为难的说:“这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家里人注意了。”
罗衣拿出一张纸来:“这是京城里常用的方子,我带了来。我知道你们也有好些土药。只是我这个是预防的,到了季节便喝上一喝,效果倒也有一些。再有,我知道这里鱼多,孩子病了千万吃不得鱼,也吃不得甜的,这些都生痰。还请诸位切记。”
杨婶子最熟,便笑道:“哪来的甜食吃?不到过年,谁家舍得糖给孩子?”
罗衣也笑道:“谁才给我拎了几桶蜂蜜来?这不是甜的?再说满山的野果子,我家两个小崽子美的很,京里都没这么多好东西。还有那九鸡鸟类,你们这里也多,可千万别想着孩子病了替他们补一补。这些是好东西,但要等他们好了再吃。”
李家婶子说:“这些我们都没听过,果然是读过书有见识。什么时候我家细伢子①也识文断字就好。”
罗衣问:“多大了?”
“我家孙子三岁了,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昨天踩在门槛上,他阿爸在后面一吼,吓的掉到外头青石板上,头青了好大一块。”
刘嫂子也接话:“我家那个小儿子才调皮,这不是正打谷子么?把他满满②家的草垛子拆了,气的他满娘追着骂了几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