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柳荣也一直坚持早起锻炼,柳兰也隔三差五的来坐坐。
端午节的早上,柳荣几人做了艾草炒鸡蛋和凉拌艾草,很是爽口。然后带着点新鲜的艾叶去正院请安。大厅里,大家都在,王氏听柳兰这些日子说柳荣的好话,也就没在为难叶院,笑着让下人将艾叶插在各个门上,然后对柳荣说:今天你大哥邀请了几位同窗一起来品茶,赵员外夫妻和赵大公子也都来,你上次说要自己看看人品,这次仔细打量,就将你的婚事定下来。”
我去,这些日子一直忙这彩云坊的事情,几乎快 996 的节奏了,柳荣将这件事彻底忘记了!
赵公子的人品,其实上次在茶楼看到了,无感,说不上讨厌,却也没有好感。
看柳荣沉默,王氏沉下脸来,“怎么,你还要变卦?”
叶氏打圆场道:“哪里呀,这门亲事确实不错,荣丫头这是害羞呢。”
大约巳时的时候(上午 9:30),宾客们陆续到了。柳家的姑娘在偏厅里闲聊,柳薇拉着柳兰撒娇:“二姐姐这些日子就好三姐一起,都不理我了”。
柳兰拿出一朵珠花来哄她,柳薇立刻笑逐颜开,不过还是央求“下回出去逛一定要带着我”。
柳兰被她磨得没办法,只能先答应,而柳荣不置可否,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花园。柳府的花园也有一个老花匠负责打理,侯府的花园那么大,就杜恒一个花匠吗?他这么多年都在读书吧,怎么还会种花呢?
就在柳荣走神的时候,柳兰走到窗边低声说:“三妹,昨天娘去了一次侯府,好像是和侯爷夫人商量婚事”。
柳荣回头看柳薇距离比较远,就低声问“有结论吗?”
“没有,不过,娘好像很高兴”
看着忐忑的柳兰,柳荣说,“等这个宴会结束,你好好问问母亲,关键是问问怎么商量的,要怎么安排……,总之得到消息越多,你越主动。”
柳兰点了点头。这时有丫鬟来请几位姑娘到正厅。
几人走到正厅,看有几个书生,包括那天在茶楼看到的赵一元,以及一对富态的中年夫妻,估计就是赵员外了。王氏居中介绍,大家一一见礼。因为是给柳荣相看,所以叶氏也在,而桂姨娘也跟着凑热闹。
赵员外的夫人开始夸赞柳荣:“三姑娘下河救人的事情,我们早就听说了,三姑娘真是心地好,长得又好,这么好的姑娘,谁家娶了就有福了。”
王氏跟着商业互吹:“赵员外家大业大,而且耕读传家也是美名在外”
……
柳荣观察坐在旁边一丝不苟的赵公子,他今天怎么这么华丽,明明板着脸,又通身的珠光宝气,乍一看比其他学子要富贵多了,但是细细品又有些别扭。就是那种我明明要炫耀有钱,却不说的感觉。
再回头看叶氏,不好,叶眉也在端详赵一元,他这通身的富贵再加上颜值尚可,叶眉眼睛里透出满意来。
柳荣决定主动些,于是上前行礼,“母亲,院子里的花开的甚是繁茂,不如我们到凉亭里坐坐。”
王氏以为柳荣是看上了,笑着说“你说的对,不过你们这些年轻人去院子里转转吧,我们这些老的就不凑热闹了”言下之意,就是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机会。
可以!柳荣也不矫情,对着赵公子说“公子,请”。柳兰和柳薇也跟着出来,柳薇很想偷听,但是被柳兰拽走了。
柳荣和赵公子一前一后走到凉亭的小池塘边,柳荣想着古人都含蓄,何况这还是个读书人,自己怎么开口好,就听到赵公子先开口了。
“ 三姑娘将赵某在院子里私下聊天与里不和。但是赵某确实有话要对三姑娘说,就权益这一次。虽然三姑娘是庶出,但是我赵家也并非官宦世家,所以我们也算是门当户对。你若嫁入赵家,我定然诚心以待。”这么直接的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那么也请三姑娘谨遵女德,不可在外与男子瓜田李下”。哇靠,我哪里瓜田李下了?
“请教赵公子,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