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2 / 3)

自己一件物品,还没回本就出手了,于是一甩袖到书房生闷气了。

现在房间里只有王氏和柳兰,王氏叹了口气,“兰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所以你才说世子爷和荣丫头虽然熟悉但是不是男女之情?”

柳兰走过去,给王氏揉着肩颈,“女儿确实早就知道了,一直瞒着母亲,是女儿不对。”

王氏每天都要带至少三支簪子,确实肩颈很不舒服,被女儿这么一揉,觉得很舒坦,靠在椅子上,“行了,你瞒都瞒了,说说吧,荣丫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柳兰不轻不重的揉着,“娘,你注意到没有,三妹这一年,平时都只是带个绢花或发带,簪子耳环手镯一概没有。我一开始不懂,虽然三妹说觉得这些物件是拖累,但是后来我信了。娘,你还记得有一篇文章,叫《陋室铭》,里面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王氏:“嗯,是有些印象”,说着拉着柳兰的手,将她拉倒身前,柳兰就依在王氏身边,帮她按摩手指上穴位。

“你是说,荣丫头就如同这《陋室铭》说的一样,并不追求富贵功名,而是追求品德和自在?”王氏从小也是严格家教长大的,学问也不错。

“对,女儿一开始也疑惑,但是现在我信了,这就是三妹。”

王氏念叨着,“真有这样的人吗?那她为什么还每天刺绣,往彩云坊送货。别以为我不知道!”

柳兰笑了,“这并不矛盾呀。自在的生活也需要银子,而三妹不希望通过成亲,通过男人得到财富,希望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得到财富。”

王氏低喃道,“这么有志气吗?她娘都不是这种人。”

“当时叶姨娘家里遭逢局面,估计是乱了方寸了。而三妹掉河里死过一次,就看透了,只求活的自在自由。娘,其实这样很好,我也跟着三妹刺绣,前些日子她给我了八两银子,我觉得拿到这八两银子特别开心。”

王氏终于笑了,“你这丫头,我平时给你的比这八两不多,说的好像娘亏待你一样。”

“娘自然对我最好,可是这八两完全归我支配,我想着到京城,给娘买礼物孝敬您,因为这几两银子,我花着特别痛快。”

“你的手艺能挣钱是好事,自己留着就好。”

柳兰又给王氏倒了杯热茶,“娘,那三妹这个亲事,你就答应了吧。第一是,于咱们没有任何影响,还能给世子爷一个面子;再有就是我也想有个一生的好姐妹,日后不管我在哪里,都有个不会算计我而是真心待我的亲人。”

王氏喝了口花茶,长吁了一口气,“行了,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人这一辈子,孤独的时候多,我的那些姐妹,现在也没几个亲近的了。我答应就是。看来是我小瞧了荣丫头。而且兰儿,你也是真的有主意了,娘之前其实就只是怕你吃亏。”

柳兰继续说,“娘,我是你生的,自然不会是蠢笨的。那么等三妹和杜恒成亲,不如让叶姨娘连同叶院的下人都留在沧县?”

“你说什么?这又是为了什么?”王氏觉得,今天的惊讶有点多。

柳兰说,“娘,这些年,你和叶姨娘生了多少气,女儿都看到了。当时你刚刚怀上我,叶姨娘就进门了,就凭这一点,娘,你就可以一辈子不原谅她。”

王氏眼圈红了,“我不原谅能怎么办!老爷就是这种男人,我只能劝自己,相比我京城里其他姐妹,老爷还算是好的,这后院我也能把持的住。哪个女人不受这种委屈呢?”

柳兰也觉得眼眶发热,“娘,我们凭什么要受这种委屈呢?明明是怨恨的,难道还要在一个院子里活到老死那一天吗?三妹说,成亲后,叶姨娘愿意自己留在沧县。”

王氏抹了把眼泪,“可是老爷去京城,哪有将妾留在外面的?”

柳兰说,“其实叶姨娘真是个没规矩的,人又鲁莽,就是如今有三妹劝着还好一点,如果离开三妹,叶姨娘在京城估计也是添是非,到时候不止是娘,就连爹也会头疼。咱们去京城前,在沧县郊区置办一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