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并肩走着,杜恒说起县学夫子现在每五天给他一套题目,让他写好再交回去。
嗯,就好像前世模拟考试一样。
两人聊着考试的话题,杜恒很在乎柳荣的看法,关于往年的策论,两人一起讨论着思路。柳荣担心自己的观点与古代的八股文不合适,不敢说意见,就只帮着杜恒整理思路,比如他说这个题目要这么答,柳荣就问论据是什么?可有考据和社会显现对应。一路下来,杜恒也收益颇多。
到了彩云坊的后院,柳荣和春花忙完,杜恒正好画完一张画,原来是杜恒家的新房。
“荣荣,地基都做好了,材料也准备好了,我爹自己就会盖房子,这两天就动工。你看看有什么需要吗?”
柳荣也不觉得羞,毕竟日后自己会在这里生活,两人认真研究了一下。
杜恒介绍到,新房子和杜祥家本来的房子紧挨着,院墙上打个门,即可以当一家走动,也保留彼此的空间,有四间正房,三间厢房,厨房柴房和浴室。
“四件正房一是客厅,三间是卧室,我想要给世子爷留出一间,他有时候放假,会来这里住几日。”柳荣内心感慨,你俩关系真好,倒是也同意。
“厢房给春花留一间,厕所一定要修好,通风又卫生;院子里能种花,其他的我就没要求了。”
春花在一边笑着,总觉得两人在一起聊天,就好像老夫老妻一样,而自己的小姐,谈婚论嫁的一点都不害羞。
“杜恒,我想要叶院和我一起留在沧县,年底会在县城买一套小宅子,给我娘和果嬷嬷住,我还可能继续开铺子,这些希望你家人也不要介意。”
“荣荣你放心,我早就和我爹娘说过,他们也都支持你,你自己决定就好。”
接下来的日子,柳荣和叶院一起赶制重阳节绣品,而杜恒考试的日子也到了。
这天早上,杜恒在县城东边的路口,准备启程赶往冀州府。章先生要去冀州府进一批文房四宝,杜恒搭他租的马车一起去。
柳荣从昨天就在厨房忙活,准备了一个小型的考蓝,虽然知道孙氏会准备,但是还是想着尽一份心。柳荣和大家见礼后,将考蓝递过来,杜杏调皮的想要打开看,被孙氏拦住了,“别没规矩”。
柳荣看得出孙氏在自己面前还有些拘谨,笑着自己打开了篮子,介绍起来,“我做了一个提神醒脑的香囊,还有一包炒面,用开水冲了就可以当粥吃,另外还有一套文房四宝。”
杜恒笑着接过来,“都是我喜欢的,也很实用,谢谢荣荣。”
杜祥嘱咐了几句,杜恒正要上车,远处一匹马扬着尘土赶来,能骑这么快,估计是薛平宇。
“吁!”薛平宇利落的跳下马,几个跨步走了过来,“杜恒,我记得你今天要去考试,还好让我赶上了。”
“世子爷,你京城那边忙完了吗?”
薛平宇走过来,一手搂过杜恒的肩膀,“算是忙完了,接下来我就在沧县守备军,直到过年了。你怎么样,有信心吗?”
杜恒笑了,“有信心!”
“真是我的好兄弟!”
大家都和世子爷见礼,章先生笑着说:“要是再聊下去,到冀州府就错过吃饭了。放心,冀州府住的地方我也安排好了。”
孙氏说“多谢表叔照应”,想想一年前,大儿子不仅错过了考试,还被人打成重伤,现在有亲朋友好友照看,可以顺利的去考试,孙氏感慨间红了眼眶。
杜祥连忙拍了拍她的后背,“别让恒儿放心不下”。
杜恒:“爹娘,你们回去吧,几天后我就会来了”,又对薛平宇说“世子爷,你还没回家吧,老夫人见到你一定很开心呢”,最后深深看了柳荣一眼,提上考蓝和包袱,转身上了马车。
直到马车拐过大路,几人才准备回去。
杜毅要回书院,杜祥夫妻也打算去给夫子送点礼物,杜杏拉着柳荣的手,叽叽喳喳的说着家里的趣事,末了还拿出一面帕子,“荣姐姐,这是我花三天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