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柳若兰又将目光转向父亲,眼神中满是期盼与依赖,然而父亲也是沉默不语。柳若兰心中已然明了,煜王当真遭遇不幸了。想到此处,她像是突然下定了决心,猛地站起身来便欲往外冲。却被父母急忙阻拦,柳父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们已然和离,你与他再无瓜葛,如今你这般行事,是要将柳家置于何地?”柳若兰泪眼婆娑,却坚定地反驳道:“不,他是我夫君。”

言罢,柳若兰便欲举步而出。岂料,甫行数步,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两眼一黑,“噗通”一声便直直地晕倒在地。

柳母大惊,赶忙命丫鬟婆子们速速将她送回房中安歇。柳若兰悠悠转醒,却只觉意识仿若置身于缥缈的云雾之中,混沌而不清。在那模糊的视野里,竟仿佛瞧见司空煜卓然而立在不远处,眉眼含笑,恰似春日暖阳下盛开的繁花,那笑容里含着无尽的温柔与眷恋。他似有千言万语,欲要对她叮嘱一番。

柳若兰心中陡然一喜,下意识地便想伸出手去,想要抓住这仿若幻影之人,抓住那即将消逝的温暖。她的心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着,满是期待与急切。然而,伸出的手却只抓到一片虚无,那股失落与绝望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的心好似被无数细密的针深深刺入,每一下跳动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她不禁悲从中来,泪湿枕巾。她已然明白,往昔那几日他总是温柔地盯着自己,目光里似有化不开的深情与不舍;他又总是反复叮嘱自己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原是早已预知了今日之事,且早早就做好了决绝的准备,只是这准备里,独独没有考虑带上自己。

第181章

也不知过了多久,柳若兰缓缓地恢复了些许清明。柳母守在床边,满脸忧色,见她醒来,眼中的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转,赶忙轻声问道:“若兰,事已至此,你要想开些呀。你可还记得他最后对你说的话吗?他可是千叮万嘱,让你好好活着,好好照顾自己啊。”柳若兰听闻此言,心中更是悲痛万分,往昔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如同走马灯一般在眼前一幕幕闪过,那些未说出口的情话,那些未曾完成的约定,都如同锋利的刀刃,一下又一下地割扯着她的心。

大牢之内,阴翳沉沉,晋王终是得释放。晋王抬眸,望向那守卫,目光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与希冀,缓声道:“皇上真的赦免我了?”守卫垂首,恭敬却又不失淡漠地回道:“小的不知,小的亦是奉命行事。”

晋王负手而立于狱中,听闻此言,心中先是一松,继而泛起一丝怅然。他于此处,受尽幽禁之苦,今得此讯,仿若久困黑暗之人忽见曙光,然守卫之言又似一盆冷水,缓缓浇灭他心头刚刚燃起的炽热希望。但无论如何,出狱在望。

待晋王回到府中,府中众人听闻王爷归来,皆喜气洋洋。王妃闻信,莲步轻移,自内堂快步迎出,眸中满是关切与喜悦,急道:“皇上真的放了你。”晋王望着王妃,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却又夹杂着些许落寞,缓缓言道:“我也没想到他真的会放了我。我之所为,按律当死,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盼能留个全尸,却不想……”

正说话间,一阵脚步声响,宣旨的内侍昂然而入。那内侍身着华丽宫服,神色间透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他径直走到晋王跟前,高声道:“晋王接旨。”言罢,双手捧出圣旨,展开宣读:“陛下有旨,晋王所犯之事本罪无可恕,念在此事另有隐情,加之晋王这些年为朝廷所付出的辛劳,现宣布对晋王的处罚,减少晋王所属兵力,晋王府所有人即刻搬离京都,前往自己的封地,没有旨意不得入京。”说罢,将圣旨递于晋王,又道:“陛下还有话要下官带给晋王。”

晋王双手接过圣旨,恭敬地答道:“臣弟一切听从皇兄安排。”那内侍微微抬眼,目光在晋王面上停留片刻,似是窥探着他的心思,随后道:“皇上的原话是,晋王乃朕之胞弟,贵为皇族,确有负皇恩,此次事了,还希望晋王好自为之,若再敢有此想法,休怪朕不念兄弟之情。”言罢,便一甩衣袖,转身离去。

内侍走后,晋王缓缓展开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