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理的解释是这就是林平舟的安排,林平舟想得比林州行更深更远,也更阴险,在跨年夜打算来和林州行谈判的那个晚上,他就已经想好了一切可能性。

他知道女儿是他拿捏儿子最重要的筹码,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筹码,无论谈判是成功还是破裂,他都打算把女儿送出国藏起来。也许是跨年夜的谈判结果暂时麻痹了林平舟,又也许是他在国外的筹备需要时间,总之让林州行赢了那么一次,看起来赢了那么一次,林州行从学校抢回了林意珊,也将林平舟踢出了董事会。

但也只是看起来。

宋霞不是后来才倒向林平舟的,这样看来,宋霞就是林平舟埋好的一颗钉子,她带着珊珊来到林州行身边,等待许久,就是为了利用我。

所以林平舟才会那么迅速地拿出一段剪辑好的录音污蔑我,这一切被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可我却浑然不知,林州行说得对,我的确不聪明。

可林州行就聪明吗?他自己不也被骗了吗?我愤愤不平地在心底骂他,白痴!

如今林平舟的计划虽有变动,但大体结果达成,女儿回到自己手中,那么宋霞也还是会按原计划,出国陪伴照顾林意珊吗?他们会改动计划吗?

不,我想不会。

我仔细想了一遍,如果说在家长会的计划完成前宋霞还能有充足的空间和林平舟联系的话,那么在珊珊丢失的当晚,林州行就已经把我们两个唯二的“嫌疑人”都控制了起来,他同时必定在监视林平舟。

那么对于宋霞来说,她被放出来了,林州行还道歉了,她的危机解除,必然认为计划成功,责任已经甩在我头上。

在无法和林平舟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以宋霞的心智眼力,很难看透林州行的真实意图,那么她一定仍然会按照原有安排独自出国,去珊珊的藏身地汇合。

所以只要知道宋霞去了哪里,就能找到林意珊。

好,那么问题来了,仅仅凭借签证两个字,我怎么知道宋霞究竟去了哪个国家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知道她去了哪个国家,又怎么知道珊珊具体被藏在哪里?

我不是福尔摩斯,连个蹩脚侦探都算不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靠推理的,我想明白了真相,可是光是想明白是没有用的。

但起码我有了方向,我给自己打气,此路不通,一定另有别路,我整理还原好房间痕迹,再次请求 Wilson 给我看一遍五秒钟的视频。

太短了,珊珊只说了一句话就结束了,环境也很简单,没有任何多余指向地点的要素,唯一特别的就是沙滩是白色,可是白沙滩在全球也很多,各处都是,但是……

忽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奇妙感觉在我脑海里面升腾,我不断盯着画面里白色的细沙,越来越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Wilson。”我突然开口说,“你觉不觉得,这是一个岛?”

“我没有头绪。”Wilson 疑惑地说,“清,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因为一种感觉,一种称得上是唯心但是强烈的感觉,对于林意珊来说,六岁还太小了,她其实并不能理解爸爸和哥哥之间的决裂。所以即使是这一次抢来孩子,林州行也没有对妹妹解释太多,只是含糊地哄她说,爸爸要出一个长差见不到面,先来哥哥这里住。

当时有她的“宋妈妈”,小姑娘接受了这种说法,现在又被爸爸带走去了国外,只怕用的也是什么“放寒假出去旅游”的借口,但是她为什么会说,让哥哥“来接”?

在她的概念里,林州行也该和林平舟在一起,他们仍然是一家人,每次去吃饭,珊珊问林州行的话,用的词也是“回”。

她会问,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想,因为她在一个岛上。

正是因为在一个岛上,她才会问,你什么时候来接我,而不是,你什么时候来陪我。

我知道我有点牵强了,可人的第六感就是这么的顽固和奇妙,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我就无法自控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