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的官员上疏请求修道记载。
当时不论是器械工具还是经济水平,都远远落后于今朝, 古人用火焚水激的手段开凿了隧道, 如今至少有简易的开山火药。
有这样的先例,要想让皇帝和大皇子相信俢蜀道不可为, 或者说需要徐徐图之,几乎不可能。
原著中大齐朝的经济水平跟宋朝差不多,在这个时代稳稳是世界第一的水平, 修个官道,照理说不算过分,估计皇帝本人也没想到施工的艰难程度。
他拿宠妃做幌子,主要是为了掩盖自己容不下亲兄弟羽翼过丰的心思, 而不是为了施工失败后, 让老百姓骂他女人。
后来的事,皇帝肯定没料到,要是料到了,一早就不会干了。
蜀道未通还坏了名声, 这不鸡飞蛋打吗?皇帝虽然自私,但并不智障。
薛遥的想法,是让皇帝提前发现这件事的不可为。
历史记载的修蜀道成功案例,都只是通个山连个桥,当官道来修,工程难度那是亘古未见的。
薛遥打算先去学堂的藏书阁找到巴蜀地图,再搜集历史中的开道记载,把巴蜀一代代百姓肩扛手凿、沿着峭壁建起天梯的详细经过,全都找出来。
这地方光是能通人已经是百年来的积累,想要五年内修出如履平地的官道,光靠国家富强是不够的,技术跟不上,要用老百姓的血肉之躯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