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我可以像九郎和锦师父一样,办个私人班子,人不用多,除去文武场,十几个就够了!”
程凤台对这种类型的私人小班知道个大概,多是由半退隐的名角儿挑班,带的都是自己的徒弟,唱的全是熟人的堂会。市面上花钱买票定包房的那其实是最通俗的玩法,真正上了品味的戏迷,例如像杜七那样有钱有闲的世家公子,往往就乐意请这样的小班,隔着亭台池塘,清清静静的邀上三五好友品茶听曲。若有雅兴,或者客串搭戏,或者吹笛拨弦。唱完之后,主人家与名戏子谈笑一回,说一回戏,双方皆是大大地过瘾。那份光风霁月不是一般戏迷玩得来的,一般的戏子也够不上格吃这碗人情饭。商细蕊当红以后,和这样的小班搭过好几次戏,觉得风格确实与公演以及普通堂会截然不同,别的先不说,首先就没有摸手搂腰这种下三滥的动作,客人们诚心是为了听戏来的。
程凤台抚摸着他的头发,赞同道:“这种小班是很好,唱的人高级,听的人也高级,清清静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