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3)

“这可怎么得了?娘的小闺女本事了,如今不光会变着法的弄吃食,连喝酒都学会了。”说完就叹了口气。

廷玉在一旁听了,也笑道:“偏她那脑袋就只钻研这个,别的事都稀里糊涂。”

孰料,这话姚氏说话,廷玉却说不得,话音一落廷珑还没来得及反讥,就听张英在一旁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廷玉一百年才活泼一回,立刻就被掐灭在萌芽里,廷珑见有人替她报了仇,便端起淑女架子,闭了口端坐着,只幸灾乐祸的瞄着廷玉,吐舌头。廷玉气鼓鼓看着妹妹那小人得志的样子,只能远远的翻白眼。

两人眉眼官司正打的热闹,就听张英道:“酿酒,倒是个好办法。”

廷珑平白听见这么一句话,虽不解其意,倒也不至于厚着脸皮误会爹爹这是夸自己呢,只老实等着下文。

原来,桐城此地今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张家种的两季稻长势都十分不错。第一季的占城白日黄产量颇为可观,已经收割入库,因张家是官身,不必纳粮缴税,谷仓里满满的屯了一下子粮食,眼看第二季稻谷也要开镰,粮食就无处可放了。

张英本是打算先将仓里的早稻卖了,好腾出地方放第二季的好粳稻,谁知今年因为天时作美,很有点谷贱伤农的意思,卖粮食是不合算的,到第二年青黄不接时再卖,却又无处放新稻谷,张英正自发愁,忽然听见女儿提起酿酒,便有些意动。

当晚和姚氏商量了一番,姚氏因自家老爷是官身,生意都在大房名下,怕将来分家摘不清楚,心里虽有这样的顾虑,却只道:“老爷不如问问大哥可愿意,当初廷玉开铺子,小孩子的玩意儿也就算了,开酒厂这么大的事,咱们却抛了大哥二哥做这些,怕不好呢。”

张英点头称是,第二日一早,便遣了人去叫了廷瑞来,将想法说了。

廷瑞听三叔说,也觉得是个机会,下山同父亲商量妥当又知会了一声二伯,便认真打听起窖口来,谁想还真就碰上一个正经不错的。

卖的那家靠一口老窖积下些金银,捐了个七品的官,才穿戴上衣冠便觉得洁酒的身份不配这身行头,想要卖了酒窖置办土地,从些耕读农家,做个富家翁。只是因仗着那窖口出产好酒,要的价未免偏高了些,这些日子来询价的不少,肯费钞的却没有。

廷瑞打听了价钱,粗略算了算,想着今年谷便宜,酒窖价钱高些也能平回来,就不肯犹豫,只加了一个条件,叫把原先的工匠都留下来,那家也痛快的答应了。

张家大房便了面把酒厂顶了下来,张英用几仓稻米折成三房的本钱,酒窖一定下来,便将稻米悉数搬运过去,因有熟练的小工,粮食一到便开始酿酒,廷瑞又立了招牌接着收粮,这酒厂就顺顺当当的办了起来。

这几日廷珑的葡萄酒也到了时候,到地窖去启封一闻,酒香扑鼻,只是尝在嘴里有些酸涩,廷珑将准备好的蜂蜜兑了进去再尝。味道就调好一些。知道方向没错,顿时有些欢喜,一边使唤人用细纱布过滤酒浆,一边就开始畅想明年大规模种植葡萄发财致富的场景了。

等将过滤出来的酒都兑了蜜,廷珑叫人抬出一坛子来送去给母亲尝,臭美兮兮的把想法说了出来,姚氏尝了一口,道:“蜜水似池,还不错。”又问道:“你今年酿了多少坛?”

廷珑听见,道:“十坛。”

姚氏便道:“留下一坛别动,看看能存多长时间,你再琢磨那些主意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