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2)

婚期在?即,谢如琢自然也?知道了纪兰芷要成为?他母亲的事。

谢如琢很高兴,他看了一眼自己的院子?,东面有一间空旷干净的暖阁。

他吩咐刘管事从库房里搬出鸡翅木架子?床、梨木衣橱、摆放古玩的博古架、桌椅妆镜……除此之外,谢如琢还把几床父亲给自己准备的新棉花被褥拿出来,专程放在?这一件暖阁里,准备给纪兰芷用。

谢如琢拿出自己藏钱的小竹筒,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倒出一些铜板与碎银。

谢如琢抿唇微笑:“刘管事,下次你带我出门,我想去集市看看,能不?能再给纪姨母的房间添一些家具。”

他想收拾好房间,这样纪姨母嫁过来的时候,就能住在?这间屋子?了。

刘管事欲言又止,他的小祖宗肯定不?清楚,新婚夫妻自然是要夜夜睡一起的……

谢如琢确实没有想过,往后纪兰芷会和谢蔺共住一室。

谢如琢甚至以为?,谢蔺迎娶纪兰芷,或许是为?了他。

谢如琢曾经说过,他很想母亲。

而?纪姨母很像他的娘亲。

-

临近年关,宫中?放假,乾宁帝罢免半个月的早朝会,普天同?庆。

虽然不?必参朝,但诸部衙门并没有完全闲着?。

各部尚书还是要处理一些公务,免得?新年一回官署,所有人都忙得?焦头烂额。

谢蔺不?得?清闲,他成日?案牍劳形,在?工部衙门以及政事堂来回奔波,批文议事。

谢阁老以身作则,夙夜匪懈,他麾下的官吏又怎敢马虎,只能忍着?想要年节松快松快的心,继续跟着?谢蔺当差。

不?少门阀世家的权贵受苦受累,私底下唾骂谢蔺装模作样,他的婚期就定在?两个月后的初春,不?去操办婚事,成日?扎进官署,也?不?知道是想表忠心给谁看!

还有十天便是除夕。

一大早,工部侍郎温理被顶头上?峰谢蔺抓住,二人乘坐马车出京,前往京畿附近的苗镇。

苗镇虽是京城附近的镇县,却因位处深山腹地,地荒人稀,进山的车马不?便,通不?了贸易,日?渐贫困。

幸好,人有腿有手,不?会被困在?深山老林里,凡是壮丁青年,都跑出大山,去别的州郡过活,留在?山里的,只有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弱妇孺。

秋季天旱,山林植被繁茂,苗镇起了山火,烧毁不?少房屋,幸好没有人丧命于火海。

朝廷得?知此事,派下赈灾银两,委托当地的县官周康宁帮忙修葺房屋。

然而?周康宁贪墨赈灾银两,只发下一小笔银钱用于招募瓦匠修屋。

苗镇出入不?便,那些瓦泥匠见官府给钱太少,不?愿意帮忙,两方扯皮,闹腾半天,谁都不?愿让步。

终于有一日?,秋末天气冷,深山降雪,积雪压塌了本就被山火烧漏的檐顶。

屋舍漏风,一位老翁冻死在?家中?。

街坊邻里发现他的时候,身体都冻硬了。

镇长?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他们不?敢去衙门里状告周康宁,毕竟他们听说了周康宁是周皇后的旁支,论亲疏辈分都算得?上?皇后族弟,不?然一个胸无?点墨的纨绔怎么可能当得?上?地方知县?可今年冬天来得?太早,秋末就有大雪,可见初冬必有雪灾。年轻人全跑到外地做活,留在?苗镇的,都是些带孩子?的妇孺,还有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

镇长?说了,屋子?必须要修,夏汛冲垮的吊桥也?得?重建,不?然冬天还得?死好几个人。

有人给镇长?提议,听说京城里有一位高官,家住在?外坊,府上?的门房好说话,先前别的州府有难民就是去求的这位谢老爷。外地来的流民不?止没受官老爷责罚,还帮他从欺良压善的县官手里要回了田地,他们走投无?路,可以求一求这位大官。

村镇里的老人们凑足了一箩筐鸡蛋,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