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倾泻而出。
兄长竟成了皇上口中的“俊才”,真是,真是……
“哪有这样的奇事!”她抽回手,嗔了康熙一眼,“臣妾的兄长如何,您是知晓的。常年居于盛京,人再憨实不过,就算为官出彩,又能好到哪儿去?明珠大人与杭艾大人却是夸大了。”
闻言,康熙挑眉,伸手点了点她:“朕见过图岳,‘俊才’这评语不算埋没了他。到你嘴中,怎么就成憨实了?”
“俊才不俊才的,臣妾不清楚。臣妾只知道,兄长尚且年轻,担不起如此重任……”云琇郑重了神情,小声道,“皇上可千万要体恤臣妾的阿玛,让兄长多多历练才是。”
“没想到琇琇还有如此见地。”康熙惊奇地看她一眼,凤眼含笑,随即温声道,“你且放宽心,朕给图岳安排了好去处,绝不会亏待我大清的俊才。”
用的是保证的语气,说到最后,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
吏部与户部为何会上折子,皇帝心里如明镜般地清楚。明珠与索额图都想拉拢郭络罗氏,趁着图岳回京述职的机会来个先斩后奏,来个下手为强。
郭络罗一族忠于帝王,三官保更是他信任的纯臣,如何能与明珠、索额图搅和在一起?
哪成想两封奏折撞在了一块儿,拉拢也就不了了之了,都不用他出手解决……康熙一想此事就觉得可乐。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图岳为官出色的基础上。
若图岳只是庸人一个,任上政绩平平,明珠哪敢提拔他为吏部左侍郎?如此无异于自毁长城,落人口舌不说,明中堂的威望也将不复存在。
故而,康熙夸赞图岳“俊才”这话,乃是真心实意,没有半分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