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以领拆账工资!”

所谓拆账工资,是一种在餐饮服务业很常见的分配方式,服务人员并没有固定工资,而是从营业额中按照比例提取工资总额,再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配。

宋恂提醒:“经营旅馆并不是你们的唯一选择,也不是生产队的唯一选择。目前公社正在大力发展工业,鼓励生产队开办工厂和手工作坊。对于这类企业的审批,基本都是一路绿灯的,你们不如在手工业方面想想办法。”

*

生产组的几个同志,好说歹说将那几个知青劝回去了。

朱巧珍感叹道:“其实这些女知青挺不容易的,常年只能赚一半的工分,家里要是没有接济的话,好多人的粮食都不够吃。我倒是希望她们能尽快想出好办法,开办个工厂。”

“如果工业办这边有什么投资少的项目,可以介绍给她们。”宋恂建议,“其他生产队的女知青应该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实这些知识青年里着实有一些能人,可以让她们在工业发展中贡献一些力量。”

不过,女知青的事只能先暂时放到一边,他们最近得将重心放在建筑营造厂上。

宋恂从秦川那里要来一份建厂审批流程仔细研究。

其实公社对社队企业的建办审批条件很宽松,只要有钱有人有地就能办。

组建建筑营造厂,关键的是手艺人,施工工具,以及一块没有不行,有了还没什么用的办公用地。

宋恂在工业办里问了一圈,大家都能说出几个手艺不错的匠人,但是想从这些人里挑个厂长出来却有些难度。

人事组的王永禄向他介绍:“这些匠人其实大多还是渔民,没什么文化,听招呼干活可以,但是想让他们当厂长就不行了。咱们对厂长的最低要求就是必须有文化,还得对建筑行业有所了解,找些大老粗当厂长绝对不行!”

前些年就有那种不识字的包作头,带着社员们出去承接工程,最后吃了大亏的。

“那你这边有能推荐的人选嘛?”宋恂问。

王永禄在办公室里隐晦地扫视一圈后,拎起椅背上的旧棉袄,便将宋恂带出了办公室。

两人在大院里找个无人的角落站定。

王永禄的目光透过玻璃镜片落在对面那张年轻的面庞上,思忖片刻才问:“其实组建建筑队的事情,之前也有人想过,最后却都不了了之了,你知道是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