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娣却诧异他就这么走了,不怕她偷偷逃跑,转念一想,桓大都督心中有什么可怕的,也就不多想,提笔正欲写,可是又犯了愁,她不认字。
这时旁边传来一道温润的男声,“若不介意,我替你执笔,送到佛祖手边后,我也就忘了。”
芸娣抬眼便见郎君温柔如春风的笑容,微笑点点头,桓琨就从她手里拿过笔,取过莲花盏往上写,芸娣在一旁道,“我想求佛祖庇佑我阿兄,让他长命百岁。”
随着她话音落地,桓琨也落了笔,清晰乌黑的字迹落在莲花瓣上,拢着明亮的火色,仿佛沾了佛光,有无限神圣美好之感,桓琨双手捧着莲花盏递给她,“亲手放,佛祖更能听到你的虔语。”
芸娣接了过来,目光触及他火光衬亮的手掌,犹如一双修长白皙的佛手,无形中安抚人心中的不安。
她见一处无人,便在此处放了,桓琨与她站在一起,身后两名家仆拦着上前来的行人,他们这里没有别处热闹,说话却清净,芸娣听他问道,“你还未寻到你阿兄?”
芸娣点点头,“他在都督手底下做事。”
“你便是你留在都督府的原因?”桓琨侧过脸看她,微俯着眼,目光澄澈干净,仿佛就只是随口一问罢了,芸娣不疑有他,点点头,又面露一丝赧然羞愧,“那日奴婢辜负了丞相……”
“现在既已在府外,也不必贱称自己是奴婢,你不是谁的奴婢,身子是自由的,”桓琨微笑着,语气轻柔从容,“再说没什么辜负不辜负的,我带你走是我的事,你愿不愿意是你的选择,别愧疚,那日都已过去了,想些高兴的事。来日你寻到你阿兄,知道你这般为他关切担忧,他心里定是舍不得。
芸娣心中渐渐安定,目光雪亮,“那我祝丞相心愿达成。”
桓琨垂了乌黑的眉睫,“她已经往生了。”见芸娣愣住,他随即淡淡一笑,温和的语气安抚她,“想必你已知道陆三娘子的事,我与她几位阿兄相熟,她小时候,我抱过她,牵着马带她穿过健康城,她待我似自家阿兄,有几分情意在,便想要祭一下她。”
芸娣不忍见他神伤,宽慰道:“逝者已矣,生人安好才是。”也知道了为何丞相对她格外关切,是从她身上寻到往昔陆三娘子的身影,微微一笑道:“丞相若有妹妹,定是一位好阿兄。”
看着眼前目光单纯的小娘子,桓琨唇角微动,到底还是将那份蠢蠢欲动压在了喉咙里,忽然问道:“你在都督府可好?”
芸娣听他声音有些哑,想来这里风大,受了凉风,想提议换一处地方,却见桓琨目光晦涩地看向她,不由微微怔住,桓琨也自知失神,旋又移开目光,淡声道,“我看你似陆三娘子般,她那般的遭遇,惹我唏嘘不已,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我盼她心不妄动,不动则不伤,长命活到百岁。”
芸娣闻言忙道:“丞相放心,都督对我并无在意。”
他们兄弟二人素来和睦,之前桓猊虽说那样的话威胁,事后想来未必不是吓唬,他担心阿弟受女色误人,桓丞相何尝没有这个担忧。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桓琨不禁道:“提他做甚,我担心的是你。”
芸娣诧异抬眸,面露迷茫之色,桓琨见她仍参悟不透,显然不知这男女之情为何物,桓琨稍稍安心,弯唇微笑道:“不多说了,他来了。”
仿佛是洪水猛兽靠近,芸娣登时变了脸色。
桓猊带着卫典丹回来,二人估计去处理什么事了,回来就见她是这副脸色,挑眉扫她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朝桓琨道,“不就放一盏河灯,怎的弄这么久?”
“自是要看着它流越远越好,方能送到佛祖手边。”桓琨微笑着又问,“阿兄真不打算放一盏,心中之愿叩问佛祖。”
桓猊语气凉凉道:“只怕我问了,佛祖不肯应下来。”
桓琨知晓长兄的脾气,只容别人劝第二回,当下也就不勉强了,倒是桓猊身后的卫典丹暗暗朝小娘子使了个眼色,芸娣起先没反应过来,后来实在按不